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国养老院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老年人,养老院,床位中国养老院的现状是什么样的?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国内目前养老院主要有两大类型,一类是政府、集体兴办的养老机构,通常我们听到的敬老院或者社会福利中心一般属于此类;另一类就是民营/私人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老年公寓、托养院、颐养院等一般属于此类。并且目前老年康复产业存在3个不足:养老床位不足、医养医师数量不足和医养综合机构数量不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2016-2017年中国养老服务市场供需分析
一、市场需求情况
1、医疗服务需求
老龄化会影响着很多产业的发展,特别是与人口老龄化关系紧密的医疗需求。随着全球老龄化加剧和中国老龄化的到来,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发展也有了一定的升温。而老龄人口比例的快速提升,直接带来医疗器械市场需求也持续增长。
我国老年人用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就达200-300亿元。中国社会历来以孝传家,也热衷于“花钱买健康”,因此老年人用医疗器械市场将是未来医械行业角逐的一个重要战场。而作为医械行业的未来,移动医疗自然在老年人用医械市场中有着巨大的市场。老年人因为行动不便,更为迫切需要移动医疗带来的便利与提前预防。而目前我们看到大多的移动医疗都是面向年轻人的,各种噱头和华而不实的功能,很难复制到老年人这个特殊的群体。正是由于移动医疗没有更多的倾向于真正需要它的群体,导致了移动医疗大有鸡肋之感。所以移动医疗应该切分为两大个范畴,一是面向于年轻人的更为结合潮流的;一是面向于老年人的更为体现实用性。只有真正的把握这两点,才能拥有稳定的持续的客源,也就自然拥有稳定的持续增长的市场。
我国人口基数庞大,人口自然增长迅速,尤其是人口老龄化非常突出。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民收入有所提高,医疗消费在人们日常消费中所占比重不断加大.虽然我国医疗器械消费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明显差距,但这正是发展空间所在。
中国老年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也是在不断的扩大中,现在人们的生活每天都有所变化,生活水平可谓日益提高,自动、半自动的电子家用医疗器械产品如电子血压计、血糖测试仪、电子体温计等相继出现在市面上。许多家庭早在很多年前,就备有各种简单的医疗器械,如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等。这些简单的医疗器械之所以在医疗器械市场中这么受欢迎也是因为它们方便实用,特别是对于一些有慢性病患者的家庭就更为实用,随时体察病人情况,及时就医,不会因耽误时间而造成不可预料的后果。
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了,人们也就越来越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情况了,老式的医疗器械,已经不能满足一些家庭的需要,各种简单实用、功能齐全的新型家庭用医疗器械在医疗器械市场里也应运而生,走入家庭,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自动、半自动的电子家用医疗器械如电子血压计、血糖测试仪、电子体温计等相继面市。
医疗器械市场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规模也会增大,像中国老年人(60岁及以上)用医疗器材的需求规模就会增大。医疗器械市场里老人用医疗器材产品在未来的发展将呈现出无线化、网络化、远程化、微创化和更便携化的趋势。
2、护理服务需求
老年人由于年老体弱,发病率较高。据有关调查,60岁以上的老年人的平均余寿中,约有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时间处于各种慢性病的状态。患各种疾病的老年人比例高达60%-80%。因此,医疗护理、家庭病床、送医送药上门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都会具有很大市场。
1、老年群体更加关注自身健康疗养
随着我国老龄化步伐的加快,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老年人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社区内的活动、娱乐、休闲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开始更多地关注自身健康疗养问题。
2、老年群体需要提供专业化服务的老年疗养院
该类疗养院应了解老年人心理状态,懂得与老年人沟通,能够解决老年人平时的小病医疗,分析老年人的饮食习惯,从每个方面关爱老年人生活。独生子女的父母子女少的状况也会使他们更多地依赖社区服务和选择不同于现在的养老方式。老年人希望独立居住愿望的加强需要社会上有能够满足老年人居住、养老的住宅。
3、社区医疗服务成为需求核心,亟待强化老年卫生服务举措
为老服务的重心是老年医疗服务,社区医疗服务成为社区老年服务的核心需求。有72.6%的老人认为医疗服务的就近与便利及其重要。同时,对重病及费用的担忧普遍存在,有22.1%的老人对患重病可能导致的经济困难表示忧虑。
3、家政服务需求
随着老龄化日趋严重,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在中国,传统观念和现实条件决定了目前仍以居家养老为主要养老模式的情况下,社区服务在为老服务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养老服务是家政服务的重要领域。进入“十三五”,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养老服务业再上风口,家政服务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随着养老服务政策的落地实施以及保障制度的完善,我国养老服务需求将进一步释放,养老服务领域将产生更为巨大的家政服务需求;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养老服务将与家政服务进一步融合,形成新的服务业态。
与快速增长的老年人口和养老服务需求相比,我国养老设施、服务在数量和结构上存在供给短缺;且受养老传统和文化观念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机构养老在我国一直推行不畅,迄今为止,居家养老仍是绝大多数老人首选的养老方式,即国情特色的“9073”养老格局:90%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社区养老,3%的老年人机构养老。居家养老也直接带动了居民对包括家务、老人看护等方面的家政服务需求。
据全国老龄办数据显示,在城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中,老年餐桌和家政服务需求强烈,比例高达42.2%和33.3%;老年人对康复服务、长期照料的需求也不断增长,比例达到了21.4%和20.6%。
显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收入的增加和家庭结构的变化,家政服务是城市家庭,尤其是居家养老家庭的迫切需求。伴随高龄、独居空巢、失能半失能等弱势老年人的快速增加,居家养老领域必将产生更多的家政服务需求。
家政服务业机遇空前。然而,与市场需求不相匹配的是,我国家政行业多年来存在结构性供求失衡——市场需求量大,但专业的从业者并不多,家政服务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低,消费者认可度不高等突出问题。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目前共有60万个家政组织,2500万名从业人员。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从业人员,家政服务业都难以与快速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相匹配。
上一篇:怎样打一口自喷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