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二年级应用题,该怎么简单易懂的解释给小孩听?
孩子,应用题,二年级二年级应用题,该怎么简单易懂的解释给小孩听?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让孩子明白透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从很多成年人的眼光来看,二年级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比较简单,无非就是加减法,然后是把口诀表所包含的所有的内容。
但实际上我们要从深层次来解决这个问题的话,可能很少有家长去反思12年级的孩子为什么知识能够得到满分,34年级开始分化,56年级却很难得到满分的具体原因。
正因为12年级属于记忆性知识比较多,九九乘法口诀表里面包含了81道题,如果这81道题掌握的话,对于乘法的计算就完成了。
这就是一个例子,34年级的乘法口诀应用就比较复杂了,它已经不是单纯的记忆问题,而涉及到应用,涉及到了提高归纳总结,科学的思维方式。
面对二年级应用题的解决方案时,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一种理由。
这种理由是建立在我们对于知识结构和层次的认识之上的,孩子在二年级阶段,他的知识还是停留在记忆知识转向与实践知识的练习开始阶段。
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数量关系与应用题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让孩子通过应用题中的文字提炼出部分的数量关系。
简单的来讲,举几个例子。
每个盘子里面有八个苹果,一共九个盘子,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每个盘子里面有九个苹果,一共八个盘子,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每个小组有八个人,一共九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同学们去餐厅吃饭,每六个人一个桌子。一共七桌,一共去了多少人?
上面这几个例子,实际上对于学生来讲,如果理解了她的生活含义,理解了它的场景涵义,解决问题,都是比较简单的。
我们的难点,现在存在于孩子的生活实际与数量关系没有绝对的对应关系。
解决这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觉得应当从孩子的场景方面入手,我的家长对生活场景的理解远远超出了孩子的场景理解,比如说六个人一桌,对于有的孩子他可能就不能理解这个场景。
我实在不能理解场景的时候,建议家长教会孩子进行替换式的理解。有替换式的理解,因人而异,有的孩子可能很好的掌握,有的孩子在掌握的时候却非常困难。
即使是再困难的场景替换经过训练也是可以达到目标的,所以家长朋友在遇到孩子遇到应用题特别困难的时候,想办法为孩子进行替换,让孩子自己摸索着,时间长了自己来替换一些不能理解的场景。
总之如果不理解知识的实质含义,不理解小学阶段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问题,不理解孩子在掌握知识中的梯度,那么很难解决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做一个简单的例子,你就知道知识的真实含义和随着年级递增的恐怖容量。
假如一年级只学习了十个数字,如果学会了三个数字的,那么一年级的内容就是3的1次方,二年级的知识量就是3的2次方,三年级的知识量就是3的3次方,他们在呈几何倍级的增长;同理学会十个数字的同学,一年级的内容就是10的1次方二年级的内容就是10的2次方
……
或许聪明的家长已经发现3的1次方和10的1次方,他们之间的差距更不大,但是到了他们的十次方的时候,他们的差距将会无穷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把基础打好的原因。
聪明的家长能看明白了吗?基础必须打好,不要急于求成,不要过高的拔高孩子的要求。否则的话,高年级学习差,这不是后悔能够解决问题的。
内容有点多,耽误了大家的时间来阅读了,如果觉得好点个赞呗,关注一下也可以,这方面的问题可以私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今年恰好教二年级数学,现在数学书上应用题早就不叫应用题了,叫“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阶段的学生,数学学得好差,就在于会不会解决实际问题。(还是觉得说“应用题”来得方便啊。)
应用题的分值最高,一道题一般都4到5分,只要错一道应用题,孩子一般就很难考到95分以上了。而少数试卷分达不到及格的孩子,应用题部分基本上都是红叉叉。
一步解决的应用题在大人看来非常简单,但是那些错误严重的熊孩子总是一错好几题,
该用加法解决的问题用减法,该用减法的用除法诸如此类,好容易运算符号搞对了,数字竟然会莫名抄错,家长们真的是无言以对。
1、要学会正确解答数学问题,首先要学会自己读题,理解题意。
不管孩子上几年级,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说是某道题不会解,你让其再读一遍题目,孩子还没完全读完就跳起来说,我会了。
原来不会解这道题,是因为根本没有把题读到心里,只看到题中的汉字和一些数字却不知所云,因此无从下手。
二年级的孩子识字不多,课外书看得多的孩子一般对应用题都没有问题,因为理解力强,而基本没有课外阅读或者本身阅读能力差(读破句或者识字量少)的孩子明显对应用题发怵,
所以,平时教会孩子自己读题以及带领孩子进行一定量的课外阅读都是帮助理解题意的途径。
2、要对加减乘除的意义有深刻理解。
二年级开始学习和应用乘除法。学习乘法的时候,要深刻理解“几个几相加”的含义。
因为有相同加数,用加法麻烦才运用乘法计算,所以求和求总数时有相同加数就应该用乘法计算。
一般我们都会用这样两道题来让孩子进行加法和乘法的比较:
(1)办公室里有两排办公桌,一排有4张,一排有5张,这间办公室一共有几张桌子?
(2)办公室里有2排办公桌,每排有4张,这间办公室一共有几张桌子?
孩子若是能很准确地进行解答,并能正确讲出理由来,说明孩子真正学会了乘法的意义。
学习除法的时候,要理解两种“平均分”,一种“平均分”是把若干个物体几个几个地分,求能分成几份;另一种“平均分”是把若干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几个。
在大人看来这个非常容易理解,但是小孩子要很熟练掌握这种运算需要长时间地运用。
当孩子们对于某一题快速反应用除法计算时,我会问孩子们,这道题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孩子们一般都会解释说如果用减法会怎样。
上一篇:回首2017年,2018年书画拍卖市场行情发展如何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