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土壤板结化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调节土壤的肥力?
土壤,化肥,团粒土壤板结化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调节土壤的肥力?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我想弱弱的说一句,农家肥使用上千年了,土地还好好的,使用化肥就最近这二三十年,地就板结了。孰是孰非,应该不需要讨论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喜欢【乡村关中】的朋友,请点击右上角关注,共享优质“三农”资讯!
万物生于土,万物归于土。良好的土壤结构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在我们关中就流传着这样的农谚:深耕地一寸,多打粮一囤。那么,农民为什么要深翻土壤呢?就是为了改善土壤的板结,增强土壤的通透性,增加微生物的活力。我是【乡村关中】,职业农民,农技从业者。那么,我结合我们这一带农民对土壤板结化的处理,并以我指导农民施用化肥改善土壤肥力,回答问题。
第一,土壤板结是什么?
1、土壤板结是指土壤表层在外因作用下结构破坏、土料分散,而干燥后受内聚力作用的现象。这是农业生产上经常碰到的问题。
2、土壤的团粒结构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土壤团粒结构的破坏致使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及通透性降低,造成土壤板结。
3、有机质的含量是土壤肥力和团粒结构的一个重要指标,有机质的降低,致使土壤板结。
第二,土壤板结的原因。
1、长期施用单一的化肥,使土壤中的腐殖质不能得到及时地补充,引起土壤板结,甚至龟裂。2、化肥造成土壤板结的原因是农作物单方面选择吸收了有用的离子,造成土壤酸化或盐碱化。
3、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是以微生物的活动来实现的。向土壤中施入过量氮肥,导致有机质含量低,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影响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导致土壤板结。
4、向土壤中施入过量磷肥,磷酸根离子与土壤中钙、镁等阳离子结合形成难溶性磷酸盐,既浪费磷肥,又破坏了土壤团粒结构,致使土壤板结。
5、向土壤中过量施入钾肥时,土壤团粒结构的键桥被破坏,也破坏了团粒结构,致使土壤板结。
第三,土壤板结的危害。
1、土壤板结导致土壤缺氧,农作物根部细胞呼吸减弱,根系活力下降,不能正常发育,能量供应不足,影响养分的吸收。
2、土壤板结造成土壤酸碱度不适,土壤水分供应不均衡等一系列问题,引起农作物根部吸收能力下降。
第三,调节土壤肥力的措施。
1、深翻土壤。每年秋节农作物收获后,要对田地土壤进行深翻,增加土壤通透性和含氧能力,从而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力,增加土壤团粒结构。
2、施用农家有机肥料。农家有机肥含有土壤中所需的大量的微生物菌,施入土壤后,以菌抑菌、增加有益菌群优势、补充和提高营养供应水平、增加植物生长素等技术措,能有效地杀灭或抑制土传病害菌危害。
3、施用微生物有机肥料。施用微生物有机肥会逐步恢复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群落,微生物的分泌物能溶解土壤中的磷酸盐,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土壤松散、透气性好,中和碱性,降低盐碱等功效,提高农作物的吸收和利用率。
4、有意提高田地中杂草的覆盖率。草对于土地的肥力有着很多的促进作用,能有效调节自然生态平衡,促进生态链的稳步建立,同时还能调节土壤的温度,确保更稳态的土层结构。
网友朋友们,你们对这个问题还有何高见?我在下面留言评论区恭候。
欢迎大家点击关注【乡村关中】,喜欢的朋友请点赞、转发、留言和评论,我创作更多优质“三农”资讯分享朋友,敬请关注。(文字原创,图源网络,侵权必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连续的不合理施肥,化学肥料的连续大量使用,超出了土壤的承载力,改变了原有的土壤成分和团粒结构,所以就板结了。
斤果斤肥是最起码的要求,而我们多少年都没做到这一点,土壤有机质逐年下降,直到崩溃的边缘。酸化,板结,次生盐碱化,保水保肥能力差……。
我们能感受到的是病害特别是根部病害,越来越多,越来越怪,越来越难打,化肥越来用的越多,果树越喂越不爱长……。
板结的恢复和改善需要大量有机质投入的基础上,重建土壤生态,这需要大投入或者长时间合理投入。
目前比较实际的解决方案是根系周围土壤结构的优先改良,先保证果树生长区域土壤质量。然后慢慢扩大改良面积。
根系是和树冠相协调的,所以根部用肥要充分考虑树冠大小来确定根系的大小,从而确定施肥位置。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土壤板结的原因主要是不合理大量使用化肥,而缺乏有机肥的使用。
改良土壤的方法,比如秸秆还田,以及在秋季施用大量的有机肥,亩用量至少半吨,在生长季节也可以使用腐植酸等液体有机肥,改良土壤,有利于形成团粒结构,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保水性,缓冲性和保肥性。
现在也有一种有机硅的肥料,可以改良土壤板结,调酸调碱。
具体看图片。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