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何看待农村网红?
农村,战旗,自己的如何看待农村网红?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按照我们郫都区分局的设想,要把我们战旗警务室打造成全天候为群众服务的警务室”。雍飞很自信地说。
理清矛盾之源 发展村民自治
走出警务室的门,隔壁就是村委会。高德敏兴致勃勃地把记者领了进去。
“村民的矛盾都集中在哪些方面?”记者开门见山地问。
“矛盾体现在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中,包括公共资产、公共服务和每一个人之间的利益,还有每家每户之间的利益矛盾。”高德敏毫不回避。
战旗村按照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固定人物的“三固”工作契机,组织老党员、新乡贤、新村民成立“红色调解队”,定期了解老百姓关注的问题,以实现“六无”村治理。
“利益关系平衡了,矛盾就少了。”高德民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按到沟沟铲”(四川话,意思是准确地划分)。
高德敏始终认为,考虑村上的发展和每个人的关系,规矩定好,矛盾也就化解了。
高德敏告诉记者,最近村民在讨论“乡村十八坊”的民宿修建项目,总投资要七八百万元。由于集体资金有限,村委会计划以融资的方式,引入一个杭州的老板投资,村民每人再出点。结果征求意见时,村民们提出自己出钱修建,每人从5千元到5万不等,集体占50%股份,49%是现金。为了这个事,两星期前专门开了村民代表大会。
“50万以内的项目,村主任可以拍板;50万以上的,要上公司董事会;100万以上的,就要开村民代表大会”,高德敏说,凡是涉及公共服务、发展专项资金和村上的经营项目,都要上村民代表大会。
“扯了不少经,后来弄巴适了,就都没意见了。村民有意见的时候,你不能把手里的线拽得更紧,松一松反而效果更好”,高德敏用钓鱼比喻处理村民间的矛盾技巧。
抓社区治理 小事不出村
记者提出去“乡村十八坊”走一走,高德敏高兴应允,聊天继续。
高德敏介绍,“乡村十八坊”是战旗村利用集体资源,自筹资金、自主设计、自主修建、自主经营的以传承18种非物质文化技艺为核心,集产品制作展示、参观学习、体验销售于一体的旅游商业文化综合体。
走进“乡村十八坊”,便如同进入川西平原的一个传统文化大观园,“穿越”到了儿时的老街小巷深处,青砖灰瓦的复古建筑营造出浓郁的川西民俗氛围,榨油坊、酱油坊、布鞋坊、竹编坊、郫县豆瓣坊……一家接一家传统手工作坊令人应接不暇。
指着一面绣着“唐昌布鞋”几个大字的店旗,高德敏说,“总书记来战旗村时就去过他们店,还买走了一双布鞋。”
“战旗村把村民的注意力都转向了致富创业、乡村振兴上了,矛盾纠纷自然就少了吧?”记者半开玩笑地问着。
村副书记朱建勇告诉记者,两委成员(党支部成员和村委会成员)8人,加上党员和生产队长,一共70多人每个星期在村上搜集情况,一个人联系七八户村民,了解群众的需求和困难,把矛盾在内部消化了。
说话间,一个女村民跟朱书记打着招呼。村民名叫肖正琼,50岁左右,快人快语。
“我的事情就是朱书记给调解的,前后不下20次。”事情要追溯到2016年4月底,当时沙西路上正在建“战旗村”的牌坊,肖正琼在工地上打零工。上班时不小心掉到了工地挖的坑里,脚骨折了。朱建勇听说这件事后,了解到施工方已经将肖正琼送到医院治疗,并垫付了医疗费。肖正琼出院后,经鉴定为十级伤残,于是她找到村委会,朱建勇和村委会主任杨勇开始为肖正琼维权。肖正琼提出12万的赔偿金,施工方的律师认为过高。
双方当事人一直在赔偿金额上不能达成共识,朱建勇和杨勇分别去做工作。
“虽然是临时工,没有签订劳务合同,但是毕竟是在上班时出的意外”,杨勇对区上招标来的施工单位说。
朱建勇跟肖正琼说,时间拖久了,还是要打官司,即使你赢了,赔偿金也不会立即拿到手,请律师还要产生费用,这些都需要个过程。
“我当时知道一起交通事故,还没我伤得严重,赔了七万多。我伤成这样,起码休息个一、两年,两年工资4万,再加上营养费那些,还有第二次手术的费用,我就提了12万这个数。” 肖正琼说,朱书记当时说,人家是交通事故,我是工伤事故,性质都不一样。
村委会提出六万的赔偿金额,经调解,最后施工方赔了四万五千元。
“今年三月份我拿到了赔偿金,现在脚里的钢板才可以取。”肖正琼说,她的事多亏了村上出面调解。
垃圾桶放在哪里、广播喇叭放在哪儿……村民的事情虽然不大,但是稍微解决不当,也会产生矛盾纠纷。遇到党员就要起带头作用,涉及到垃圾桶的安放,就离党员村民家近点,如果遇到两个人都牛,就居中放。
每个月固定党员日时,80多名党员义务劳动半天,解决了大家的环境卫生。
农村夜校讲法律、讲怎么做好吃的、高血压怎么防治、糖尿病怎么治疗、小孩怎么科学喂养……接受的东西多了,村民的观念就提高了,村民自治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选择村民们感兴趣的话题,与他们的生活有关系,他就会主动来参与。”高德敏说。
走到“精彩战旗农产品展示厅”旁边,朱建勇告诉记者,村民黄学兰就是在旁边的农民夜校接受了厨艺培训之后,今年四月份在自己家开了一个小餐馆,摆了十几张桌子,一个月收入五、六千元。
记者了解到,农民夜校还免费提供技能培训,比如电脑学习、手工制作、烹饪烘焙,都是区上请的老师到战旗村。此外,还有医院的卫生培训,司法所的法律培训等等。
2006年开始,战旗村就构建了“高校+支部+农户”机制,连续11年开展大学生进村入户,大学生一住就是20天。
用高德敏的话讲,“大学生给农民洗脑,跟他们交流,带来了好理念、好习惯。”
“法治大讲堂”“法治坝坝会”,编演法治文艺节目、张贴宣传画、设置法律咨询机器人、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发动群众举报邪教人员的非法活动……战旗村的活动可谓精彩纷呈。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村网红绝对是一件好事。它给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有了一个和其它各行业高知分子同样的机会。我现在在驻村扶贫,就准备多分享农村的视频,全方位展现农村生活,用真心记录乡土中国,这也是我的初衷与愿望。
上一篇:成都的经济比上海如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