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农村俗语"宁愿烂进去一丈,不愿嘴巴子相让"是什么意思?有什么道理吗?
嘴巴,不愿,俗语农村俗语"宁愿烂进去一丈,不愿嘴巴子相让"是什么意思?有什么道理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农村俗语"宁愿烂进去一丈,不愿嘴巴子相让"是什么意思?有什么道理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七星老农友邀,这句话的慨意是,有些人为了一点小事,赔个礼道个谦,让一步海阔天空的朋友。结果对方嘴不让人的嘴硬,最后是走上赔了夫人又舍兵的下场。
说明人们有些事事,不如互相的尊让,通情达理,别去得理不绕人的争强斗势,最后闹的失去亲朋好友和观众的希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句话是地方言语,本人不清楚什么意思,不好意思,无法回答。谅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村俗语"宁愿烂进去一丈,不愿嘴巴相让"是什么意思啊?有道理吗?
大家平时说到农村俗语,其实各地方理解都有所不同的了,就拿"宁愿烂进去一丈,不愿嘴巴相让"来说,它是七星老农家乡流转着的一句民间俗语,意思就是说我什么东西都能够吃,并不会因为某一种食物吃了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有害,我是不会戒口的,大伙也就别劝我了是吧。
宁愿烂进去一丈
这句谚语主要是讲在旧社会,人们生活都贫困,家中腐烂变质了的东西都省不得丢弃了,就拿过去的土豆来说,本身土豆发了芽,吃了是容易引起中毒的了,可是土豆又是穷人的主要粮食之一,大家只好把它削掉芽以后,仍然煮熟了当饭吃。
又拿过去的死鸡死鸭来说,现在农村人生活水平都提高了,身体健康要紧,看见家中的死鸡死鸭就马上深挖深埋了,生怕引起病毒传播,影响着家中的人畜安全了,可是在过去,农村人看见死鸡死鸭仍然省不丢,也不怕身体染病,仍然把它熏着吃,大大看看危险不。
不愿嘴巴相让
其实是一句连贯语言,过去的农村人读书少,文化水平低,生活又困难,缺衣少食的,发现家中土豆发芽,鸡鸭不明原因死亡,大家都不会丢弃了的,一般都还是用来吃,我听老人讲"吃了这些东西就是染病,全身溃烂了,我身体也没有一丈的面积,尽它烂去,暂时只要自己吃饱了,不当饿死鬼就行",我当时听到这句话,不由得感叹,在旧社会农村农民天天种田种粮,连自己的肚子都解决不了温饱,生活是多么的困难呀,简直连自己性命都不要了。
所以,七星老农个人认为,农村俗语"宁愿烂进去一丈,不愿嘴巴相让",虽然它没有一点科学依据与道理,简直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但是我还是同情生活在旧社会的农村农民生活困难,使我们生活在新中国的人们,一定要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珍惜自己的身体健康要紧,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
[热爱生活,喜欢交流,请大家多多关注七星老农回答,不胜感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悟空邀请。
宁愿烂进去一丈,不愿嘴巴子相让。这一句俗语。全国各地。说法不一。但他的意思是大同小异。
咱们老家农村的。说的这句话比较粗俗一点。但更赋予形象生动。什么只管嘴巴吃的舒服。不管屁股流脓,也就是大家说的话丑理端吧。
这句话非常的形象嗯。比如说。有些人他的糖尿病。高血压。俗称的三高嘛,这些病,多半都是吃出来的。本来糖尿病了。医生讲应该注意飲食少吃糖。高血压少吃肥肉之类的。但是说起容易做起来难,有些人因为本身都喜欢吃甜食。糖尿病恰恰是要忌口,少吃糖,但他偏偏记不住。 高血压大鱼大肉从不忌口。像这种不配合医生治疗。病怎么能治好?他还给自己找借口说。管他的,想吃就吃啊。人家要死了还医好了来吃,我为什么不吃哟,不吃白不吃,这样,病情加重,本来血压180到后来升到200多。我的一个朋友才40多岁。身体胖到一百七八十斤。他就从来不忌口,他说两天不吃肥肉。心里闷得慌。这就是那句俗语。嘴巴吃的舒服。不管屁股流脓。嘴巴吃舒服了病越来越严重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友邀答。农村俗语中,有不少单从字面上看,较粗俗,很夸张,几乎无法理解,特别是带有方言性质的,就更加难懂了。比如“宁愿烂进去一丈,不愿嘴巴子相让”,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其中有什么道理吗?
笔者认为,这句俗语应该这样解释:有这样一种人,宁愿把嘴说破了,说烂了,即使烂进去一丈,也仍然还是要说话,还是不能让人。意思就是说,这种人是不好说话,得理不让人,甚至是蛮不讲理,胡搅蛮缠的人。这句俗语确实说得很夸张,古人说“七尺男儿”,人不过七尺,嘴巴就算说烂了,也不可能烂进去一丈的,可见其表述的夸张程度了。由此可见,人们普遍讨厌或者痛恨这种人,从此俗语中就可以看出,对这种不依不饶的人有一种诅咒的意思在里面,是说像这种死活不让人的人,应该害嘴,烂嘴巴子。
上一篇:什么样的人才能引起你的关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