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汉代玉器玻璃光是怎样形成的?
玻璃,玉器,汉代汉代玉器玻璃光是怎样形成的?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汉代玉器玻璃光是怎样形成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国力强盛、疆域辽阔、经济繁荣的时代。在学术与文艺方面上承先秦,不同地区的文化兼收并蓄,并开时代之新风,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汉代文明。所以说,汉代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汉代玉器则代表了这个时代的精神。
汉代虽然承继了秦代封建制中央集权的体制,但在文化艺术方面,却更多地吸收了自由奔放、狂放不羁的楚文化传统。在制玉工艺、内容和形式上,汉代是在继承战国时代玉器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在艺术风格上则更多地吸收了楚文化玉器的清逸脱俗、自由浪漫的特色,进而融合成汉代玉器所特有的雄浑豪放、气势磅礴而又不拘一格的艺术风格,使中国古代玉器达到白红山、良渚文化,商周及战国以来的第三个高峰。
汉代制玉,从总体而言,构思活跃,不拘于形,重在表现动感,雕刻技法娴熟,不仅可以砣出粗而且直的阴线(底子呈U形,而刀刻阴线则比较细,底为V形), 而且还可以将多种刀法紧密结合,相辅相承。而汉代玉器表现出来的玻璃光,跟汉代玉工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严谨态度是密不可分的。
汉代玉器抛光技术承袭了战国抛光工艺,抛光工具可能是砂轮和皮轮,常将平面处理成圆弧面,且其地子处理,平滑如镜、整齐划一, 而且抛光打磨技术丝毫不逊战国,生坑玻璃光刚劲而内敛,不像明代玉器刺眼,即使后来的“乾隆工”在抛光方面也有不及。可以说,战汉玉器一丝不苟的制作和抛光在历代玉器中是无人能及的。
汉代是中国玉器制作的重要时期,存世的玉器基本上为近代考古出土,市场上极少有真品,有也都被藏家雪藏。所以大家在古玩市场上见到的汉代玉器基本上都是现代仿品,捡漏的机会几近于无,就算圈子内的藏家转让,价格也不会存在捡漏的情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谈到高古玉好像总会谈到玻璃光,玻璃光是指古玉的玉质看似像玻璃一样的质感和光亮,有人说古玉初级收藏者看功,中级收藏者看沁,高级收藏者看光,懂得看光后两米远可辨真伪,可见古玉玻璃光的重要性。前面说过古玉用料主要是和田玉籽料,而和田玉籽料是以温润不透明著称。玻璃光是像玻璃质感光亮,具有一定的透明度,这又是什么原因呢?一方面是古玉环境使古玉形成水解,透明度确有提高,另一方面则是古玉长期埋藏在地下密封的空间没有氧气。当打开墓室的瞬间,氧气与玉器表面形成一种光亮的氧化膜,就是说就有高古的玉质再加上瞬间形成的氧化膜才是古玉玻璃光形成的真正原因,二者缺一不可。这种瞬间形成的氧化膜并不牢固,尤其怕水湿,所以古玉绝对不可以用水洗,对高古玉的盘磨也不可以用手直接来盘,一定要用棉布盘磨才能确保玻璃光不会消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汉代的玉器上的玻璃光,我觉得主要是跟当时的打磨工艺有关,在很多考古工地我们曾经发现过在汉代墓地的玉器出土过程当中,并不是所有的玉器都具备有玻璃光的特质,这说明在玉器的制造工艺过程当中,精美程度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玉器制作完后,加上非常繁复的抛光工艺,那么这个工艺做的好,经过岁月的沁润他的玻璃光自然就会形成,那么也是在他基础抛光基准非常好的平面上才会形成的,并不是所有的玉器都会有玻璃光的出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漢代玉器上的玻璃光是一種制作時的效果,不是打磨的,我估計與當時制工藝有關,手藝好的也許就能制造出來,還是官窖口廠的,民窖就難說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汉代玉器的玻璃光是怎样形成的?
这个问题实在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中国历朝历代,最著名的玻璃光只有两个朝代,其一是汉,其二是明。
其实还有一个年代,和田玉在八九十年代都是抛高光的。也可以理解成玻璃光。
和田玉可以抛成玻璃光,但是不是所有的玉都可以。
如果要出现玻璃光,首先相对玉质结构一定要好,因为和田玉是毛毡状结构或者片层状结构,如果结构不行油性差~本身抛的再好无法出现玻璃光~当然个人理解不同~我认为的玻璃光是结构,油性都好的那种~
其次,打磨工艺很重要,但是审美应该更重要~高光其实是一种张扬的状态,和国人的内敛有些许不同~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朱元璋说:大明朝从令往后,上至帝王,下至黎庶,皆必尊之: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
朱棣说: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真假且不论,这种状态真心可以36个赞。
上一篇:国产数码产品的性价比能有多高?小米的性价比优势还存在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