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在写文案时,如何让受众产生共鸣?
文案,共鸣,用户在写文案时,如何让受众产生共鸣?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什么是共鸣感?
主人公做的某件事,与受众记忆中的情景建立链接,使受众产生积极的情绪感受,这就是所谓的共鸣感。
把文案创作分为三个部分,前提是有了营销目标和战略,他们分别是:看、写、润,这也是文案创作的三要素。
1、看
写文案前,我们必须要看。不看明白,不看清楚,是写不出好文案的,你都不懂这个行业,这个产品的功能,消费者到底为什么买单,怎么能写出让别人买单的理由。
看分很多种,一种的是积累的看,每天至少看2小时书,获取一些哪怕跟自己不相关的知识。譬如我把弗洛伊德的书看完了,在感叹这个心理学家写的情色小说不错。
另外一种是临时抱佛脚的看,只寻求与自己项目相关的资料,这年头百度一下,你就能搜到一些文献。不仅要看,还要思考,思考为什么文献是这样的结论。
2、写
看完以后,接下来就是写了,你需要想出几个与之相关的名词、动词、形容词、行话、俚语、事实、数据、态度等词,我一般把这称之为标签。
这些标签越精准越好,目的是让人看到这些标签后引发联想。前提这些标签在消费者脑中就必然有个形象或者认知度极高,是旧的认知。
然后拼凑这些词组,形成短句。譬如兰博基尼大牛子的文案就可以是“会飞的汽车”,当消费者接受到这样的广告后,联想车都能飞了,这得多快阿。
下一步就是理顺标签,砍掉一些相对不太相关的标签,让拼凑的短句读起来更加通顺,切记只说重点(前提你还得明确产品的重点),不要什么都想说。
因为广告这玩意,想说的越多,却什么都说不出去,人脑瞬间记忆的容量非常有限,超出三个记忆点,就往往什么都记不住,甚至还会混淆。
再接着就是浓缩这个通顺的短句,让其三个记忆点成为一体,成为一个短句,甚至是几个字,总之越简单越好。最后再用被浓缩的标签来解释这个短句。
3、润
有了这样的短句,最后就是润色这个句子。
润色的技巧其实是很多的,一般为把句子变简洁,让句子成为行动的一部分,并列的句子,以及读起来更押韵的句子。
把句子变简洁这个很容易理解,直奔主题,让受众看完就产生行动,譬如黄焖鸡15一份,这个文案不失为一个不错的文案,特别是饭点。
让句子成为行动的一部分,表明某一方的行动。如:努力做东半球最好的手机厂商,让明天便更好,我们在努力,再看我就把你喝掉。
并列的句子,有资料统计并列的句子更加容易记忆。如早期到位:服务用到位,服务更到位。如好滋味,好时光,所见即所得等等。
押韵的句子,每首流传的歌都很押韵,所以写出押韵的句子,不亚于写首歌。譬如:要想皮肤好,天天用大宝,砖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最后就是写,多写,重复写,一只写,不断写,换着法写,哪怕是换个形容词、换个名字、换个的与地,至少要写20个以上的标题。
记得奥格威老板有句话:为了一份文案,我曾写了19遍,才拿出手让别人修改。
上一篇:大家觉得明年的三星S10在拍照方面能超越华为mate20 pro吗?谢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