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如果人类进入太空发现万有引力和相对论都是错误的,那我们是不是浪费了时间学习了没用的东西?
圆球,相对论,理论如果人类进入太空发现万有引力和相对论都是错误的,那我们是不是浪费了时间学习了没用的东西?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如果人类进入太空发现万有引力和相对论都是错误的,那我们是不是浪费了时间学习了没用的东西?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科学就是一种方法,就是用这种合乎逻辑的方法,来认识世界探索世界。科学虽不等于真理。但有一点肯定无疑。那就是科学经过无数次探索,无数次失败。会离真理越来越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本身存在逻辑错误。
我们来复述一下问题:如果人类进入太空发现万有引力和相对论都是错误的,那我们是不是浪费了时间学习了没用的东西?
这个问题的逻辑谬误有如下几点:
1、“如果人类进入太空”这个假设不存在,人类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进入太空了,所以没有如果。
太空对地球而言是一个界限模糊的概念,地表的空气密度很高,当然不属于太空;飞机高的可以飞到几万米,还是依靠空气动力学在飞,当然也不属于太空;国际空间站在400公里高度,空气已经非常稀薄了,一般人类就把那里称为太空。
更高的空间距地表1000公里高度,空气密度只有海平面的1亿亿分之一了,但每个立方厘米还有几千个气体分子;即使到了十几万公里的深空,气体分子还存在。
如果你认为那里还不算太空,那么飞往月球算不算呢?上世纪1969年NASA实现了载人登月,踏过月球土地的人类有6批12人。
如果还不算,那么我们就来认定一个最远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地球引力影响范围。
引力虽然是长程力,而且可以长得无限远,但一般来说引力明显影响还是有范围的。希尔球就是衡量天体引力影响范围的一个概念,出了这个范围,几乎就没有什么影响了。
地球的希尔球半径为150万公里,所以,距离地球150万公里总算进入了太空吧?我们人类的足迹虽然只到过38万多公里远的月球,但上世纪人类发射的无人探测器就已经探测过金星、火星、木星等行星了;飞得最远的旅行者1号已经向太阳系外飞去,距离我们217亿公里了。
人类的无人探测器已经到达太阳系所有的行星甚至冥王星探测,人类第一艘真正意义的恒星探测器也到达太阳日冕层正在研究太阳,这些都应该说是进入了太空吧?虽然是无人探测器,但其动力导航摆脱引力和利用引力弹弓效应都是与载人飞船一样的,运用的都是现有的现代物理学原理。
2、人类进入太空后,并没有发现万有引力和相对论错误。
只是相对论修正了万有引力在高速状态下运行规律,从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发展到现代物理学的相对时空观。人类进入太空探索的技术,正是基于对万有引力和相对论理论的运用,才有可能摆脱地球引力,精准的导航定位,飞向深空。
由此可见,人类物理定理是一个普适性原理,是人类对宇宙规律的认识和利用,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渐进的,逐步深化的,随着人类对宇宙认识的加深,原来只是认识浅表的理论,当然也要深化。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是错误的,只能说由浅入深的。
就像剥一个橘子,开始掌握了剥橘子皮的理论把皮剥开了,后来知道了里面有橘肉,而且是一瓣一瓣的,再后来吃进嘴里知道有些酸甜,而且还有籽,再后来又知道了吃橘子吃多了可能会便秘。
这种渐进式的理论积累你总不能说是后面的一定就要否定前面的吧?你吃多了便秘就说不能吃了?发现有籽就能否定橘子分瓣了?发现橘子有肉就否定剥皮的理论不要剥皮了?不能,可能剥皮的方法会有所修正,不要剥坏了里面的肉或者剥的更快更好而已,需要剥皮理论并没有过时。
3、题中的“我们”不知道代表谁?是指全人类呢,还是指提问者自己呢,还是指提问者类似的一拨人呢?不明确,反正不包括我。
人类的学习从咿呀学语开始,然后1+1,数理化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学习,这些学习都是人类几千年积累下来的智慧结晶。发展到今天的各种科学原理,也是前人通过学习这些从低级到高级知识后,勇于探索发现了新的宇宙规律,在千百年形成的定理基础上发展的新理论。
就像堆金字塔,越到上面越高端,但都是在下面一层层基础上堆上去的。相对论、量子力学甚至包括很早的牛顿经典力学,都不可能再半空中堆砌起来。
所以这样你白学了什么呢?你正儿八经从低级到高级的学习好基本功,才有看得懂相对论的可能,如果再努力些,还要智商和运气好一点,才能发现一些新的规律。如果你能找到相对论或者量子力学一两个漏洞,修正其中的某个环节,你就是大师级了。
如果你连相对论、量子力学甚至万有引力都不知道为何物,更不知道其里面蕴含的深刻道理,甚至连一句话都表达不清楚,就胡咧咧推翻它们或者创造一个伟大理论,这种思维叫“民科思维”,被中外科学科普界称为“妄人”。
我想通过分析这个题目里面存在的逻辑谬误,已经回答这个问题了,不知道大家是否认同,欢迎讨论。
时空通讯专注于老百姓通俗的科学话题,发表的所有文章均属原创,请尊重作者版权。感谢关注支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人类进入太空都是借助万有引力,和相对论的基础科学理论,去进一步完成各项发明,创造,制造航空,航天器。航天器升空,进入轨道,遠地点近地点,速度,时间哪样都离不开基础理论所提供公式的准确计算数据,才能完成航天任务。人们利用了万有引力,相对论的天梯飞出了地球,没等回到地面就抛弃或拆毁这架天梯吧?尽管以后还有比相对论应用更广,或更加精确理论的出现,也必然是建立在相对论基础之上的,而决不是一个新理论就能取代基础理论,如同我们学完复数后就说自然数没用了,学完立体几何后,平面几何没用了知识范围扩大了,以前所学基础知识在一定范围内是准确无误的,人们总不能把最基础最原始的知识全然不要,只承认新知识,新理论,如果人们真的去那样学习,你所学的知识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是知其然,不知所以然,你只能死记硬背几个公式确不会灵活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仅仅死套公式往往在实践中要出现很多错误,自己确不知为什么。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无形中离开了科学态度,随之就离开了科学。现在就有部分人,因学习了相对论,就断然说牛顿理论落后了,对吗?全然不对,牛顿的理论在宏观上的正确性无法去比拟,在地球表面上惯性定律那个人不用?作用力反作用力无不体现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中,我们总不能都把它归结到量子力学里来去解释这些现象把。两千多年来就是亚里士多德的,,物体受力才运动,,的理论被牛顿的惯性定律所取代。被正确取代了错误,亚里士多德是两千多年前一位哲学家,当时他对自然较感兴趣,大多数人对自然了解甚少才犯了这样错误。仅个人看法,文化程度和知识层面有限,希大家多批评指正。谢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