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新生儿多抱一抱好不好?如何抱才安全?
宝宝,新生儿,抱着新生儿多抱一抱好不好?如何抱才安全?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二、多抱孩子容易形成亲子间的依恋关系
新生的小宝宝在这个世界上本身是没有太多依存的关系的,他们主要就是通过身体触觉、嗅觉以及视力来感知自己周围的世界。而抱得多对于小宝宝来说除了是安全感的来源之外,更是亲子之间一种良性关系的一种建立,让宝宝能够更“认”你。
因此,我们也常常会发现宝宝对于某些人会有很明显的亲疏关系的一种表现,比如妈妈抱的时候就会很安静乖巧,而其他人抱的时候就会常常哭闹,而且一定要妈妈哄才行。其实,这就是一个亲子依恋关系建立的结果,而孩子也需要这样的一种深刻的关系建立。
三、一哭就抱会惯坏宝宝吗?
很多老一辈人都会有这样的观念,那就是小孩子千万不能够惯着他们,哭闹的时候不能够立马就去抱,让宝宝多哭一会,慢慢的就会习惯了。如果宝宝一哭就立马去抱,很容易让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甚至脾气也会越来越大。
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新生的婴儿并没有那么高的智商去思考这样的问题,宝宝的需求表达,是只能够通过哭声来传递的,只要需求得到满足,自然就开心起来了。而这种不抱的行为,反而会影响到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妈妈们需要及时回应宝宝的哭声。
四、如何正确的抱宝宝
如何正确的来抱宝宝同样也是一个学问,因为不正确的姿势容易伤害到宝宝的脊椎和骨骼的生长,而在抱的姿势上,主要分为横抱和竖抱两种方式:
1、横抱:适合3个月之前的宝宝,让宝宝躺在我们的臂弯里,一手大手臂支撑起宝宝的后脑勺,小手臂和手掌托着宝宝的臀部和大腿部位,另一只手绕着宝宝的腿托住宝宝的腰臀部位。
2、竖抱:这个抱法灵活性更高一些,更适合5个月大以后,宝宝头部有了支撑力之后抱,让宝宝立在我们的身前,一手托住宝宝的腿部,一手负责宝宝的后腰。
重要提示:在适当的时间范围内,父母们多抱一抱孩子,更容易让宝宝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建立起亲子间的依恋关系,而多抱宝宝并不会惯坏宝宝,哭闹也只是宝宝的一种自我需求的表达,我们在抱孩子的时候,注意会有横抱和竖抱两种方式。
今日话题:平时带孩子出门,你是多抱孩子还是让孩子坐婴儿车?欢迎留言讨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新生儿离开母体,作为个体来到世上,对于婴儿而言,一切都是陌生的,都是未知的,除了母亲,适当的抱一抱新生儿,有助于安抚婴儿情绪,给予婴儿安全感;新生儿躯体较软,骨骼支撑力不足,正确的抱姿很重要,否则很容易伤害到新生儿。
吃和睡是新生儿阶段最重要的活动,也是最基本的活动,想和婴儿亲近,想要抱抱宝宝,最好在婴儿清醒着的时候。
新生儿一天睡眠时间长达16-18个小时,甚至20个小时,喂养方式是按需哺乳,每次约15分钟左右,再去掉换尿布的时间,新生儿清醒的时间没剩下多少。睡眠对新生儿的成长发育至关重要,所以抱宝宝不要在婴儿睡着的时候进行。
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宝妈身体恢复差不多的时候,抱着喂奶对新生儿就是最大的慰藉。另外,换尿不湿的时候,如果宝宝是醒着的,换好尿布后可以适当抱一会儿,逗逗宝宝。
新生儿躯体较软,骨骼支撑力不足,应当采取正确的哺乳姿势和抱姿,避免对新生儿躯体造成不良影响。
常见的哺乳姿势主要有摇篮式、交叉摇篮法、侧卧抱姿等,要点在于保证婴儿头部上倾,注意托着宝宝头部,防止脖颈受到挤压,能够很好的保护宝宝的脖颈、脊柱,还能够很好的预防溢奶、呛奶现象。
新生儿脖颈力量不足,尽量避免竖抱,一般主要有手托法、腕抱法,要点于“托”和“护”。所谓“托”,是指托着宝宝的屁股和脑袋,尽量保证两点一线,让宝宝的躯体呈放松的状态,而不是紧绷的;所谓“护”,是指托的同时,注意调整力量和角度,让宝宝被抱着的时候感觉到很舒服。
我是美小护喵喵妈,愿和您一起分享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点点滴滴,一起探讨育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感触,欢迎点赞后转发、留言、关注,谢谢!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新生儿少抱为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婴儿哭是不能抱的”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婴幼儿的哭泣是寻求家长和养育人的一种呼唤。在对于婴儿来说,哭泣如果得不到回应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如果长期处于得不到回应的状态,孩子可能将采取保护性措施:不再尝试哭泣。看起来就变成了孩子是经过训练后变乖了。但实际上这是很危险的一个情况。
婴儿多次的寻求帮助但没有回应之后就会将环境判定为危险的,采取回避的形态来保护自己。这对孩子心理生理发育都有不好的影响,会造成日后社会适应不良,比如难以与人交流,对身边法身的事情无法进行清晰准确的片段,突如其来的暴怒,悲伤而无法融入群体生活甚至被孤立。这些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会影响至成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