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男子怒斥万圣节装扮,为什么年轻人热衷过“洋节”?
节日,年轻人,万圣节男子怒斥万圣节装扮,为什么年轻人热衷过“洋节”?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万圣节各地出现一些装扮怪异惊悚的乘客,青岛一男子看不惯这些装扮,痛批其为“中国人的耻辱。”并扬言“信不信我扇你”“看你就是一个婊子,你知道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一是无良商家为了赚钱把外国的节日搬过来借机发财,二是年轻人跟潮流中了商家的圈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青岛一男子怒斥万圣节的装扮,怒斥装扮人为“中国人的耻辱”,还说“信不信我搧你?”“看你就是一个婊子,你知道吗?”看来这个男子真的愤怒了。而且脾气很大,义正严辞,把这种装扮上升到了污辱国格。然后,他的情绪又有点控制不住,要打人家。也许是想到打的后果,又改口了,开始骂对方:“看你就是一个婊子,你知道吗?”如果被骂的人不是男子的子女,我觉的该男子有点过了。干涉他人自由,辱骂,威胁他人。该男子涉嫌违犯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某条。
万圣节是西方的鬼节,起源于西欧。有庆丰收,乞福,驱鬼神,狂欢的意思,由于它是一种民间活动,经历了长期的演变和发展过程,所以有很多故事,传说。到了今天,狂欢的成份居多。特别是孩子们的恶作剧“不给糖就捣乱”。让我看没什么,现在生活好了,穿身奇装异服,戴个面具,放松一下心情。能够花有限的钱让孩子们,包括年轻人快乐一下,是我们生活的改善,社会的进步。相比之下,我们的“鬼节”“七月十五”,主要是祭奠先人,就显得很沉重了。
年轻人爱过“洋节”,并不代表年轻人都懂这些洋节的来历。更多的成份是年轻人找个由头来放松自己的心情。说实话,国人的孩子们课业繁重,很少有人会从课外阅读中了解国外的风俗。倒是商家们为了利润给他们补上这些课。什么圣诞节,平安夜,万圣节,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等等。本人曾在一个大点的超市当过一段经理,超市365天除了过节就是店庆,难有5天过平常日子。每当这些“洋节日”,KTV,练歌房,花店,蛋糕,肯德鸡,德克士,超市,快餐店,大排挡,小吃摊门庭若市,熙熙攘攘。看到这些,你会觉得我们生活的幸福指数真是不低。
话题回到青岛这件事上,男子应该用更大的襟怀来看这件事情。青岛接触西方世界较早,这方面比较突出也不足为奇。倒是我们应该把我们自己的节日搞的好一点。有些阵地你不占领,别人就会占领。比如我们的“七夕节”是有很优美的传说的:牛朗织女一年一度鹊桥相会。抬头仰望天上的银河,低头在萄萄架下听他俩窃窃私语,是很富有诗意的。但我们的“七夕节”就是没有“情人节”的热度高,很值得我们反思。无论是我们的媒体,商家还是教育部门,都要把中华文化这张牌打好,这才是主要的。让它给国人带来幸福,带来欢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心态和习惯。中国的老一套行为和习惯慢慢丢失拉!同时也证明开放到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止万圣节,情人节,感恩节,圣诞节,愚人节等西方节日在不少年轻人的心中都占据着重要位置,每逢必过。为什么年轻人对洋节如此热衷,大致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人被称为放飞自我型。
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加之信息共享型提高,透明度增强,人才发展地区差异变小,职场竞争强,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生存压力大。庆祝节日活动,成为人们释放压力,平衡焦虑的重要途径。比如,趁着万圣节跟朋友聚聚,或者发几张搞怪自拍。通过节日这种仪式,让我们的生活更多了一些趣味,让年轻人得到了更多交往的机会。
但也有出现令人咂舌的现象,比如昆明曾经的圣诞节,大量的市民涌向街头,用喷雪和拉花互相喷撒,在马路上打闹追逐,甚至波及路过的行人,不管你愿不愿意,都得享用这人造的雪花,以致于影响交通,破坏公共财物和绿化带。节日狂欢过后,昆明街头遍地垃圾,喷雪刺激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中,市容市貌毁于一旦。为了“善后”,环卫工人常常要打扫到凌晨两点。
第二类人被称为追赶潮流型。
这种人的典型特征是喜欢追求时髦,有猎奇心理,认为“新奇的就是好的”,容易有崇洋媚外的倾向。
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它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传统积淀,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本身所具有的内在价值不能被否认。但同时,我们在了解和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立足本土,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理智看待,不能忽略它所具有的负面影响。
文化交融是文化进步的途径,不应成为文化入侵的诱因,在不断追逐中反受腐蚀,失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数典忘祖。
第三类人被称为随波逐流型。
即人云亦云,喜欢跟风随大流,有“人们都喜欢,我也不能落下的”心理。一些不良商人,正是利用这种羊群效应,逐利而趋,恶意炒作,牟取暴利。
了解西方节日是我们认识一个国家,拓宽视野的重要途径,也是文化交流碰撞,实现文化大融合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学会理智学习,树立正确观念,不能盲从跟风,也不必盲目排外,“本本主义”,一味抵制,对西方文化怀有仇视和敌意,对不符合自己观念的东西通通看不惯,要学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有利于自身文化的长足发展。
上一篇:冻奶解冻后是否会减少?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