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国农业的未来会是什么样的呢?
农业,农民,农村中国农业的未来会是什么样的呢?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可是,农村单打独斗,分户经营能做到吗?自家各户自产粮食够吃都已经不错了,还有多少余粮出售创汇?那些萝卜,头菜能深加工吗?所以,各家各户自主经营到了现代社会已经行不通了,必须再走集体化道路才是农业的未来。
农村乘余劳动力是很多的,特别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种植以后,更不需要那么多的劳动力。就把这多余的劳动力投放到村办工厂,农产品深加工厂,木材加工厂,养殖场,果园场,乡村旅游业上,都会为集体经济增加收入的。
农民外出打工赚钱,只是临时的,暂时的,不是长久之计。要是有一天城市呆不下去了,还要回农村的。所以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好,土地经营好,才是造福子孙万代好,你说是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作为中国的农业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别人信不信,我绝对相信我国的农业未来总会有一天,农业还走集体化种植发展模式。但是绝对不是过去的一敲钟齐大伙去种的集体化。而是有大型土地庄主的集体化种植模式,农业的经济效益要比现在高的多。
作为现在的我国农业的种植方法,一户一田零碎的种植方式,因为土地的经济发展收入低,农民重体力投资大,还沒有收,已经严重制约着现在农业使用大型机械耕种管理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和使土地的经济产能效益不高。所以说现在的农业一户一田的种植方式,已经根不上了社会的发展潮流。
为什么说未来的农业还要走集体化种植,这主要是河南省的南街村,成功的经验摆在了全国农民的面前。
南街村从上世纪八十代以后,他们的农业还是走的集体化道路。他们通过打拼早在二十年前,农民就过上了小康生活水平。现在南街村的农民,生活上的吃,住,水电,娱乐,医疗,儿童入托,上学,老人养老等等一切农民的生活需求和一切农民富利,全部有集体统一分配供给。并且南街村的农民社会道德觉梧也高,人人热爱国家,热爱集体,互相帮助,无有伤害。早起还是唱着东方红的歌曲,迎来南街村新的一天,南街村的农民开始一天的生活和工作,处处是一片幸福和谐的气氛。所以我认为未有的农业也会走集体化道路,才是农民走向小康生活道路的选择。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国农业的未来会是什么样的呢?
在中央对农村的规划中,有20个字能够形容出当下农村规划建设的方向,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段话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是对乡村振兴运动的最大概括。
在中央对农村的规划中,“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段话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是对乡村振兴运动的最大概括。而从历年来中央政府下发的文件中,我们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这个趋势,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村庄清洁行动、村庄整治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等行动和政策围绕农村这一核心进行了建设。
农村建设的几个基点分别是农业、农村和农民,在农业上,国家推行的核心要点是进行农业的专业化、机械化和数字化建设。当下我国农业正处于转型的时期,我国的农民数量在不断的建设,农业机械化和数字化已经成为必然的进程,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兴的农业生产方式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不断的推行,农机补贴力度越来越大,也可见国家在这方面的决心和方向。
现在有很多省市取消非农户口了,也就表示着有很大一部分农民身份将消失,而且农民都离开土地了,一年当中在农村老家呆的时间不过短短几天,根本已经算不上农村人了。但是,虽然没有了农村户口,国家也陆续发布了各种社会福利待遇和城镇对接,包括养老、医疗、教学等等方面,出发点绝对是好的,可是唯一担心的就是财政是否能负担的起,所以农民既不是农民了,也无法完全成为城里人,游走在边缘地带。现代农业发展的未来走向:市场化、智能化、全球化、产业化、区域化、生态循环、融合化。未来农业的特点:可持续农业发展、多功能与产业融合、优质安全食品与生态友好、高效、现代科技武装、竞争力。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未来的农村让人向往,未来的农民更让人羡慕。随着农民大量的进城,农村劳动力的不断减少,这促进了农村的改革和农业的科技进步,农村人口的减少使农村的土地不断地流转,土地规模向滾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这使原本单干的农民重新走上了集体化的道路。他们凭土地和个人资产入股,组成股份制的农村产业集团,他们不仅在集团中享受着工资待遇,还享受着农村产业集团的股份分红。从此,农民真正成为了集体的主人。随着农村产业化和规模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村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农村产业主。产业主是由持有股份多少决定的,控股者为产业主。每个农村产业主,都经营着万亩以上良田,他是产业集团的组织者和領导者。这时的农业生产,每个环节都在计算机的控制下进行,在田间几乎看不到一个人,农工们都在数控室大屏幕前监控着计算机的运行,所有农业生产都在各系统的作用下由多功能智能机(机器人)完成。各系统即单独工作,又相互配合。计算机把农作物的生产分为五大系统,即:整地系统(子系统:土质改良、翻、耙、轧、起垄),播种系统(子系统 :制种、保管、测试发芽率、播种),抚育系统(子系统:铲锄、中耕、施肥、灭虫、抗旱、排涝、防雹、防霜、防风、抗高温、抗低温),收获系统(子系统:粮食收获、优选、秸秆还田),储存系统(子系统:烘干、运输、深加工、仓储)。这五大系统的精确运行为超额完成农业生产任务提供了可靠保证。把农业生产全部纳入一个体系之中,使农业生产成为有机的整体,这是一个伟大的系统工程,是前无古人的,实现这一工程体系,形成基本模块,还需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而只有经过这艰辛的努力,我们才能在必然中获得自由,才能把农民真正从笨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生产的科学化,现代化。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