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辣椒上都有什么病虫害?应该如何防治?
辣椒,病害,叶片辣椒上都有什么病虫害?应该如何防治?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5.发病初期药剂防治,可用25%甲硫·霉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4%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2%霜霉威水剂600倍液、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微粒粉剂600倍液。
辣椒枯萎病于发病初期植株下部叶片大量脱落,与地面接触的茎基部皮层呈水浸状腐烂,地上部茎叶迅速凋萎;有时病部只在茎一侧发展,形成纵向条状坏死区,后期全株枯死。剖检病株地下部根系也呈水浸状软腐,皮层极易剥落,木质部变成暗褐色至煤烟色。在湿度大的条件下病部常产生白色或蓝绿色的霉状物。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块栽培,不要选择地,势低洼的地块。避免大水漫灌,雨后及时排水。
2.土壤处理,保护地栽培时,可在夏季高温季节利用太阳能进行高温土壤消毒,先起垄,灌满水后全面
3.高温杀菌。铺上地膜,密闭棚室,使土温升高,保持地表以下20厘米处温度达45°。
4.定期或不定期淋施高锰酸钾600~1000倍液或铜氨液600~800倍液,2~3次或更多,前密后疏,淋透淋足。发病初期喷洒或浇灌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或35%噁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3%噁霉·甲霜水剂800倍液,每株灌兑好的药液0.4~0.5升,视病情连续灌2~3次。
辣椒菌核病为害幼苗、茎部、叶片和果实等。是冬春保护地栽培中的毁灭性病害。
苗期染病茎基部初呈水渍状浅褐色斑,后变棕褐色,迅速绕茎一周,湿度大时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或软腐,但不产生臭味,干燥后呈灰白色,病苗呈立枯状死亡。成株染病主要发生在距地面5~22厘米处茎部或茎分杈处,病斑绕茎一周后向上下扩展,湿度大时,病部表面生有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后茎部皮层霉烂,髓部解体成碎屑,病茎表面或髓部形成黑色菌核。菌核鼠粪状、圆形或不规则形。
防治方法:
1.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5年轮作。
2.及时深翻,覆盖地膜,防止菌核萌发出土。对已出土的子囊盘要及时铲除,严防蔓延。
3.进行土壤消毒。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10克,拌细干土撒在土表,或粗入土中,然后播种;也可选用40%福尔马林每平方米用药20~30毫升加水2.5~3升,均匀喷洒于土面上,充分拌匀后堆置,用潮湿的草帘或薄膜覆盖,闷2~3天以充分杀灭病菌,然后揭开覆盖物,把土壤摊开,晾15~20天待药气散发后,再进行播种或定植。
4.药剂拌种或温汤浸种。将种子装入干净的酒瓶,再按种子重量0.4%~0.5%的量加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60%多菌灵盐酸盐可溶性粉剂以后,塞好瓶口,平放于地面用脚来回滚动100~150次,使药粉均匀黏附在种子表面后播种。此外对带菌种子也可用52℃温水浸种30分钟,把菌核烫死,后移入冷水中冷却。
5.生态防治:控制塑料大棚温湿度,及时放风排。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有虫的辣椒我不敢吃……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