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辣椒上都有什么病虫害?应该如何防治?
辣椒,病害,叶片辣椒上都有什么病虫害?应该如何防治?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3)发病规律。病菌附着在种子表面或潜伏在种子内越冬,也可在土壤和病株残体上越冬,借雨水或风传播蔓延,病菌多从伤口浸入。高温多雨发病重。棚室种植条件下,由于湿度大,温度高,往往发病较重。排水不良、种植密度过大、施肥不足或氮肥过多、通风不好,都会加重发生和流行。成熟果和受伤果易发病。
(4)防治措施。①选择抗病品种,凡辣味强的品种都比较抗病,一定要选择无病果留种,及早剔除病果。②用深海多糖素浸种24小时,提高发芽率。③避免连作,应与瓜、豆类作物进行2~3年轮作。④采收后的病残株,要集中烧毁和深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病毒病一定要防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辣椒也是一种很有刺激性的食物,是很多人的最爱,特别是四川人吃辣是出了名的,辣椒不仅仅是它的辣味能够刺激我们的食欲,对于温胃驱寒都有很大的功效,对于治疗消化不良有很好的效果。
一、辣椒遇到的病害
在苗期辣椒会有猝倒病、立枯病。
等到结果期后,辣椒会有脐腐病、日灼病、疫病、根腐病、炭疽病、湿腐病、褐斑病、病毒病等。
二、辣椒病害防治方法
辣椒猝倒病,是辣椒在小苗的时候就完全萎蔫或者倒伏在地。辣椒立枯病,是辣椒在幼苗的时候枯死任然直立。防治方法就是做好种子消毒,苗期用杀菌剂及时处理苗子。
辣椒脐腐病,是由生理代谢失常引起的生理性病害。防治办法就是及时灌溉做好管理,施肥均衡合理。
辣椒日灼病,是由于强光暴晒引起的生理性病害。防治办法就是做好田间管理,配方施肥。
辣椒疫病、根腐病、炭疽病、湿腐病、褐斑病、病毒病等要定期做好杀菌处理,提前预防防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辣椒,在生长过个程中,它的多发病证,白粉病,落叶病,褐班病,用杀菌剂,甲托,代森辛,能防治病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辣椒疫病是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病害流行时可引致大片植株枯死,造成重大损失。
1.幼苗期染病可使嫩茎基部出现似热水烫伤状、不定形的暗褐色斑块,逐渐软腐,幼苗倒伏死亡。
2.成株的根、茎、叶、果实均可受害。主根染病初出现淡褐色湿润状斑块,逐渐变黑褐色湿腐状,可引致地上部茎叶萎蔫死亡。茎染病多在近地面或分叉处,先出现暗绿色、湿润状不定形的斑块,后变为黑褐色至黑色病斑。病部常凹陷或缢缩,致使上端枝叶枯萎。叶片染病出现污褐色,边缘不明显的病斑,病叶很快湿腐脱落。果实染病多从蒂部开始,出现似热水烫伤状、暗绿至污褐色、边缘不明显的病斑,可使局部或整个果实腐烂,逐渐失水后成为黑褐色僵果可残留在枝条上。上述各染病部位的病斑在天气潮湿时,表面可长出一层稀疏的白色霉层。
疫病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辣椒较甜椒抗病。
2.加强栽培控病措施:避免与茄科及瓜类连作,可与十字花科、豆类、水稻轮作。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体;播前翻晒土壤,高畦深沟种植;勿过量偏施速效氮肥,宜适当增施磷钾肥。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立即选喷下列药剂:58%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0%氧氯化铜悬浮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上述药剂宜交替使用,隔7~8天喷1次,连续喷3~4次。
辣椒炭疽病是常发病害,特别在高温季节,果实受灼伤,极易并发病,此病主要为害将近成熟的辣椒果实,染病果实先出现湿润状、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稍凹陷,斑面出现明显环纹状的橙红色小粒点,后转变为黑色小点。
防治方法:
1.从无病果留种,减少初侵染菌源。若种子有带菌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1小时,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
2.清除病残体,收后播前翻晒土壤;施足优质有机底肥;高畦深沟种植便于浇灌和排水降低畦面湿度;适当增施磷钾肥;田间发现病果随即摘除带出田外销毁。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10%噁醚唑水分散性颗粒剂800~10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辣椒绵腐病是一种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的真菌性病害。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苗期发病,幼苗基部腐烂,缢缩猝倒而死。
防治方法:
1.床土消毒。床土应选用无病新土,如用旧园土,有带菌可能,应进行苗床土壤消毒。
2.加强苗床管理,选择地势高、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地做苗床,播前一次灌足底水,出苗后尽量不浇水,必须浇水时一定选择晴天喷洒,不宜大水温灌。
3.育苗畦(床)及时放风、降湿,即使阴天也要适时知量放风排湿,严防瓜苗徒长染病。
4.果实发病重的地区,要采用高畦,防止雨后积水,黄瓜定植后,前期宜少浇水,多中耕。注意及时插架,以减轻发病。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