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官渡之战,曹操是如何以少胜多的,你怎么评价?
袁绍,之战,文丑官渡之战,曹操是如何以少胜多的,你怎么评价?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袁绍70万人是算上后勤人数的,不可能70万人同事作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很抱歉!对于‘官渡之战’的胜负原因,我没有做过研究。轻率的评论,纯属于信口开河。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官渡战役——三国三大战役之一】
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曹魏平定北方最重要的一次战役。战役属于战争的局部,是军队为达到战争的局部或全局目的,在统一指挥下一系列战斗组成的作战行动。一系列的战斗的结果有直接影响和决定了战役的结果。我们所谓将帅之才,一个优秀的武将可以代领军队取得关键战斗的胜利,一个优秀的统帅可以将战斗的胜利结果转化为战役的最终胜利。
官渡战役两方军阀,袁绍统帅11万精兵、战马万匹南下攻曹;曹操统帅3万军队,历时近一年时间,经过平定徐州叛变的刘备,白马之战斩颜良,延津之战诛文丑,奇袭乌巢降张郃,最终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
袁绍方面:损失7万主力大军;谋臣沮授、田丰先后被杀,许攸降曹;将领颜良、文丑、淳于琼、眭元进、吕威璜、韩莒子、赵叡战死;张郃、高览、何茂、王摩叛降。
曹操方面:损失约8000人;得谋臣贾诩、许攸;得大将张郃、高览。
至此一战袁绍大势已去,失去了逐鹿中原的资格。曹操拔掉了北方的最大对手,为一统北方的格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官渡战役的转折点从过程上看是曹操奇袭乌巢,烧了袁绍的军粮;郭图又谗言构陷张郃、高览,导致二将降曹。袁军完全崩溃,曹操分兵八路一举战定。
这里借用史学大师吕思勉的评论: “曹操攻淳于琼,固然有胆气,也只是孤注一掷之举,其能耐,倒还是在历久坚守、能挫袁军的锐气上见得。军事的成败,固然决于最后五分钟,也要能够支持到最后5分钟,才有决胜的资格。
【奇袭乌巢——孤注一掷之战】
我们再看看吕老师所说的这孤注之战。《资治通鉴》记载:绍复遣车运谷,使其将淳于琼等将兵万余人送之,宿绍营北四十里。这里有两点,第一“宿绍营北”,是袁绍被曹操毁了军粮后再次安排车辆运输军粮,住宿在袁绍营北四十里,并不是驻扎在乌巢,这最大的区别在于军事戒备是否完善;第二在乌巢守护军粮的是淳于琼,跟曹操、袁绍一样,是当年汉灵帝的西园八校尉之一,并不像三国演义中描述的“猪队友”。
“宿绍营北”这一点,关键在于曹操临机决断,许攸降曹后告诉曹操军粮宿在乌巢后,曹操即刻决定要去奇袭,因为这种机会瞬息万变稍纵即逝,第二天军粮可能就不在乌巢了,或者看守就越加完备。
“淳于琼”这一点,关键在于曹操的决心与钢铁般的战斗意志。得知曹操奇袭乌巢后,当时袁绍阵营中有两种意见,一种是立刻救援,另一种意见是趁机突袭曹营!这两种意见只要成功了一个,曹操都必败。袁绍派主力队伍去突袭曹营,另派了一个小队伍去支援乌巢。
当曹操数在乌巢与淳于琼对峙时,身后发现了袁绍的增援队伍,曹操面临着两面夹击的局面。有人建议曹操,分兵去阻击来乌巢援军,曹操却挥剑在手,吼道:不要管身后,就给我拿下乌巢。随即亲自率队发动了最后一次攻击。也正是这次攻击,使得曹操拿下乌巢。曹操作为这时作为这一战的将领在关键时刻定军心。
官渡战役足以说明曹操在历史上无愧为一个著名军事家。
勤覌: 勤于观、常于思、敏于行;分享历史、戎马、经济、山河的杂家之谈~欢迎大家关注、评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烧了敌人的军粮。七十万人找饭吃,一看身边都是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曹操知人善用,袁绍多谋少断且在关健时刻不能采用正确的意见,这两者的区别致所兵强马壮的袁绍,败给了兵微将寡缺衣少食的曹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们小时候打过架吗?打过的一定知道人多不一定打得过人少的,一般都是人少的赢了,俗话说能打的就怕遇到不要命的,打仗也一样,大家都知道曹操足智多谋,他对士兵诱之以利,士兵必将拼死战之,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就这个道理
上一篇:经常吃口香糖对身体好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