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大家看看这件书法作品,有哪些地方属于书法知识问题?
章法,名章,落款大家看看这件书法作品,有哪些地方属于书法知识问题?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显然,这是初学书法创作,字的好坏姑且不论,比如章法、用印这些书法知识怎么样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千千千里马邀请!
对于这个问题,我谈谈个人的观点,而且实话实说。
我心里非常明白,对于学习书法进入这个阶段的人,他们只想看到赞扬的话,而不愿意看到别人的不同意见,他们发出的字,往往是想让人夸他的。关于“君子修身以不护短为第一长进”这些道理,他们是不知道的,而且心胸也是狭窄的,个人修养还达不到唐太宗李世民说的“涵化宇宙,包容万物”的境界。
既然邀请,那就说上几句吧。
第一,这个静字应认定为自由体,很俗气!一看就知道书者没临摹过古人的法帖。
有比较才有鉴别。请各位朋友看一下我从法帖上搜集到的27个风格不同的“静”字的写法:
请各位朋友看上图中行书“静”字,都是高雅有神的精道之字。再看看题主提问中发出的“静”字,咋一比,就相差十万八千里了。
上图中的行书“静”,都是古代书法大家们写的。用笔老辣,线条流畅神形兼备。
请各位朋友再看看上图中的行书“静”,风格都是不同的。
第二,章法布局不妥。四周留白太多;印章胡乱盖;落款位置不对,这些都是书法创作的大忌。
建议书者还是回归到传统吧!扑下身子,老老实实的临摹古人的法帖吧。就书者目前的水平来看,还只是停留在写字上,若想向书法上靠,还须下上20年功夫。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麓风轩】书法公益课堂,写字经验分享
看了这幅单字作品,我只想静静......
无疑,这是初学者水平,字的好坏不论,章法而言比较呆,三处印章使用也都不妥。
单字作品创作其实比多字数的更难,小编结合一些古人优秀“静”字来说一说。
一、先说三处印章
大小、位置、形状都不妥。可以在右上角盖一个引首章(可用异形章),名章应该盖在落款姓名之下,大小与款字接近。名章不宜用异形章,有点阴阳怪气。
二、说章法上比较呆,是过于平正,且下半部分没有余地,仓促收笔,显得局促
创作要领:创作单字作品,要有字内章法意识,左右结构,需要一静一动,一正一攲,一轻一重,一张一弛,矛盾对比,妙不可言。看几个优秀的例子吧:
1、晋 · 王羲之 · 二谢帖
2、晋 · 王献之 · 珍重帖
3、宋 · 米芾 · 拜中岳命作
4、宋 · 蔡襄 · 虹县帖
5、元 · 赵孟頫 · 洛神赋
6、晋 · 王献之 · 忽动帖
7、宋 · 赵构 · 养生论卷
8、明 · 祝允明 · 岳阳楼记
9、清 · 弘历 · 草书千字文
10、明 · 王铎 · 草书诗卷
以上10个例字,全都出自古代优秀法帖。虽然不是单字作品,但其字内章法处理非常有艺术性,当作单字作品来看,就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不妨多揣摩、学习。
只能点到为止,应用之妙,存乎一心。
若是书法有心人,欢迎关注【麓风轩】,共同交流学习。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总体上看还可以。但是有些小毛病还是要注意的。静字中“月”的左边起笔是尖头竖还是由横生出的带下之笔?若是尖头竖,整个学“月”字笔画粗壮,尖头竖的峻利未体现出来。若是由横画生出的带下之笔,则横画驻笔使用了圆转回锋,应无带下之笔。“月”内之点有带上之笔,而左面“争”字起笔则无迎下之意。“争”的下部,横折的圆转有牵丝向上写折内第一横的感觉,虽横画表现不清楚,但是肯定有,因为牵丝的方向已指向那个位置。下面较平的一横比较肯定。这样“争”字的‘’歪山‘’部分笔画就完整了。而下面月牙状的笔画显然就是补笔。不过这补笔太重,看上去象多写了一横。竖画似乎轻了些。
落款不如用穷款。两行落款使得整篇重心有些左移。我知道落款的第二行作者写得靠下,可能照顾“静”字的竖画,想与之齐平,但是显得重坠,由其加上右下角的很大的压角章,整篇重心就下移了。若使用穷款,把压角章(小一点)放到右上角,可能会好一些。
仅做参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你的提问。字写得还可以。
两个问题,一个是章法,这个静字,在纸张的安排上,低了,所以,最后一竖落地无脚了。
按理,地下应该空白多一些。
第二,押印不能乱押。要有究竟。
你右下角的印,位置不对,大小也不合理。左上角的印属于无理由押印。
押印一定要有章法。
要注意整幅作品的全局需要,画龙点睛,锦上添花。不能节外生枝。
所以,押印也需要学习。
由于写字章法就有问题,所以,押印应该在右上角,以长方形印比较合理。这也是一种章法补救措施了。
如果章法很好,押印合理,书法作品就会更精彩。
总之,都是章法问题。章法问题是书法作品的一个系统问题,包括正文、落款、押印都是统一协调的。
你需要多看看一般书法作品的章法和用印。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