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对于上热下寒的人,为什么吃热性中药会上火?
的人,虚火,中焦对于上热下寒的人,为什么吃热性中药会上火?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热下寒是现代人常见的一种症状,其主要表现是热证与寒证并存:常年上火,总是口腔溃疡、舌疮、慢性咽炎、失眠,同时又表现出很多体寒症状,如舌体胖大、大鱼际发青、下肢冰凉等。
在饮食上,这类人群也非常「难伺候」,吃点儿热气的就上火,吃点儿寒的就伤阳,只能吃温的东西。
一、上热下寒的表现症状
对于「上热下寒」体质的人来说,一般会同时出现下述列表中的一个或多个症状
上热
爱上火:口腔溃疡、嗓子疼、牙疼、腮肿、流鼻血慢性中耳炎目赤红肿,眼干眼涩成年人也依然长痘痘甲状腺类问题头热、头痛、头胀、头晕甚至血压高下寒
肚脐以下发凉,经常拉肚子腰部冷,膝盖凉女性痛经,男性阴囊冰冷潮湿手脚冰凉,特别怕冷饮食耐温不耐寒肤色暗沉,长黑斑,甚至有水肿便秘或是溏泄除了这些,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失眠。
上热下寒,上面,是满满的火,下面是一派寒气,上下部交通,心肾不交,自然很难睡着。身体各部分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中医认为,上热下寒其实有更确切的表述方式:「真寒假热」或「阳不归位」。
二、为什么寒重反而会引起「火」?
《黄帝内经》里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
这句话指出「寒为热病之因」,体内寒邪过盛,就会把阳气排斥在外,阳气上浮外散,就会表现为上部热象,人就会出现上火症状。也就是说,体寒是上火的根源!
当现代人不分季节大量误吃各种寒凉的瓜果蔬菜后,当人们在夏季长期使用空调后,当女士们为了显示身材尽量少穿衣服后,大量寒湿正悄然进入体内,自然肾火就越来越不足,虚火就越来越大。
有些朋友上火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用败火药,却常常陷入越吃越严重的怪圈,这种情况八九不离十都是上热下寒。因为上热下寒是体寒所致,而败火药属寒凉之物,服用它们只会让你寒上加寒、虚上加虚,越治火越大!
因此,在对付上火之前,你还得先分清楚到底是实火还是虚火?
实火:很少上火,但吃了一些东西后,就突然上火了,这多半是实火;
虚火:经常出现口腔溃疡、舌疮、青春痘、失眠之类的上热症状,喝了凉茶之后会好一点,但不喝的时候又不行了,并且反复发作。
火的属性不同,治法自然也不同。
一句话:实火用泻法,主要是清热、降火,建议服用败火药(如牛黄解毒丸);
虚火用补法,主要是补阳、滋阴。
并且,针对虚火,补阳与滋阴并不矛盾。
因为阳气越弱,体寒越重,脾胃越虚,而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气血津液就会不足,身体就会燥热。所以,常年虚火的人,身体往往都是阴阳俱虚。
三、、体内阴阳颠倒,就会上热下寒
阳主升,阴主降。但是,如果阳一直在上,阴一直在下,就是阴阳分离,说明阴阳二者没有交集了,你是你,它是它,那就无法构成对立制约、互根互用的关系,二者之间都没有互动了,当然不会产生任何关系、任何变化。
反之,只有阳在下,自下而升,阴在上,自上而降,二者才能发生关联,有了关联才能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这才叫「阴阳交感」。
所以,人体的理想状态是阴在上阳在下,你颠倒了,就会上热下寒。
那么,为什么阴阳会颠倒呢?中医认为,心主火,位居人体的上部,好比天上的太阳;肾主水,位居人体的下部,好比地上的河流。水火不济,体内气血阴阳就无法循环正常,阴阳就颠倒了。
打个比方,假设心火和肾水是两辆汽车,要想两车相遇,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汽车本身正常;二是道路没有堵塞。
五、现代人,为什么人人都有点上热下寒?
人,用心一处,能量就会往那个地方走,现代人用脑有余,用腿不足。想得多,动得少。人一思考,能量既积聚到头部,想得多总伴随着焦虑,紧张,心火就一直腾腾在上。运动的少,身体的循环能力差,加上吃的寒凉,穿的少,脾肾阳虚,那么下焦就会越来越寒。
而脾胃,因为过度的思虑,因为吃的太撑也太粗速,承担了太多的负担,人人都有一点脾虚,脾胃代表的中焦,也相对运化的弱一些。减弱了身体上焦和下焦的运动。于是,现代人人都有一点上热下寒。想一想,如果一个人,头脑冷静,不纠结,小腹温热手脚温煦,脾胃因为吃的不多不少而运化良好,那该是多么美好!
六、上热下寒的人如何调理
上热下寒的人调理时切记不能清热,也不能滋补,要打通中焦要塞,引火下行,交通心肾。引火归元:把头面的虚火引下来养肾
1)艾叶泡脚:将上焦的火引下来,同时艾叶泡脚祛寒湿,虚火重又手脚凉、腿肿的时泡到微微汗,不要出大汗。需要注意的是艾叶引火的力量大,气血不足的人不能泡太久,因为把气血引下来,人会有点晕。这样才能把头面的虚火引下来。
2)金鸡独立:有利于寒热对流,一只脚站立,另一只脚抬起,双手自然下垂,双目轻闭,站立3~5分钟,一脚站毕,换另一只脚,每天两次即可。要求你的思想注意力集中到大腿和脚的稳定性。人体的能量会向下转移,心火就能下交于肾水,从而达到引火归元的目的。
3)仙人揉腹:揉中焦,助力身体圆运动。每天一次,使内脏的气血运行通畅,元气充足。上下通和,升清降浊,去旧生新,外感的各种邪气也可以驱除体外。
4)踮脚跟走路:补肾固本驱寒,按摩足三阴经,驭气上行,通过足少阴肾经温补肾脏。早上刷牙,穿衣服,都可以做~每次走30~50步,稍稍休息一下,然后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再重复几组。速度可自我调节,以感觉舒适轻松为宜。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