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对于上热下寒的人,为什么吃热性中药会上火?
的人,虚火,中焦对于上热下寒的人,为什么吃热性中药会上火?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头上上火,手脚寒凉,看中医,医生给开的温热性中药,吃了手脚不凉了,头上却上火厉害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什么上热下寒的体质,一喝热性中药就上火?
我们正常并且健康的人应该是头凉,脚热,中央温;但是现在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都是头热,下凉,中间堵了呢?
上热下寒体质的人,脸上总是冒痘痘皮肤粗糙得很,腿脚发凉,这些都会因为上热下寒引起的,使得头面部有虚火,而且我们的腿部又得不到阳气的温煦。
那么为什么这种体质,想吃温性中药,一喝就会上火,烦躁,耳鸣呢?
是因为我们中间淤堵,中焦堵塞,吃什么都没有,脾胃动力不足,那么这个时候就不应该吃热性的中药,热性的食物都要尽量少吃,尤其是辛辣刺激的食物,一些肥甘油腻难消化的,都会给我们的脾胃造成巨大的负担,长久以来我们上热下寒体质就会变得很难改善。
那么上热下寒体质有哪些比较好的方法来调理呢?
睡前推小腿,能够交通心肾,改善痘痘和失眠,平时可以多转脚腕,引气血下行,每天坚持早晚双脚都要转,转到脚腕都发热即可,坚持半个月你会发现身体的变化。
那么如果是常年的这种体质,我再推荐一个更好的办法——金鸡独立,这个办法百试百灵,只要坚持下来的人,都能有收获,记住做的时候闭住双眼,感受气血下潜,双腿发热甚至足心发热的力量,每天坚持3分钟。
还有其他疑惑,欢迎评论下方留言~
感谢您的关注,为您推送实用的养生小知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中医认为上热下寒就是阳盛于上,阴盛于下,上下不交通,又叫心肾不交,表现为上身特别是头、面、咽喉等有热象,而下身特别是下肢却是寒象的证候。
个人认为上热下寒是由于中焦不通引起的,中焦也代表脾胃。由于我们平时长时间熬夜劳累,饮食作息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了中焦不通,从而致使水火道路不畅,虚火亢于上,寒水停于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水火不济,所以只有将中焦的气机疏通了,水火通道自然就会变得通畅,肾水可以上济心火而使虚炎不亢上于,心火可以下暖肾水,气化下焦阴邪,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最终方法。对于上热下寒的情况,建议调理脾胃、疏肝解郁,滋补肾水然后平衡阴阳来降火。去医院找中医医生开中药调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热下寒:
一是指误用药物导致津伤,火邪上炎导致。
二是指肾阳不足,虚火上炎所致。
就提问的问题来看,属于肾阳不足。
治疗不能仅用补阳药物,要配合牛膝等引火下行的药物,才能使引火归元。
如果没有加类似的药物只会让虚火更旺,上热症状更加明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热下寒属于寒热错杂的证候。心居上焦属火,肾居下焦属水,如果中焦脾升胃降的功能失常,心火不能下降而上亢,肾水不能上济而下泄,阴阳水火关系失衡往往会出现上热下寒。其主要原因是久病虚弱、思虑过度、情志抑郁等,主要表现为心烦失眠、心悸多梦、头晕耳鸣、腰酸腿软、五心烦热、口舌生疮而有畏寒、小便频数等。
热性的中药大多具有辛温燥热之性,辛能散能行,主升,温热以祛寒。热性中药易导致上火的原则主要有两方面:1、“火曰炎上”,上热下寒的人无法引火下行,本身身体上部就呈热象,如面红目赤、烦躁不安、渴喜冷饮、流黄稠涕、吐黄痰、小便短黄、大便干结等,这时候再服用温热药,会进一步加重症状。2、“阳胜则阴病”,热属阳,上热的人服用温热药会使阳气更加亢盛,甚至可以耗伤阴液而出现阴偏衰的病理表现如五心烦热、消瘦、口干咽燥、舌红少津等虚热征象。上热下寒的人服用温热药既能导致实火,也可引起虚火。
虽然温热药能够祛寒,但上热下寒的人服用会导致阳亢或阴虚的证候,出现或加重上火症状,一般情况下不建议服用温热药祛下焦之寒。调理上热下寒的方法是使心阳下降温暖肾阴,肾阴上济滋养心阳,上下相交,动静相合,维持“水火既济”、“心肾相交”的相对平衡状态。中药调理比较常用的是交泰丸,方中黄连泻有余之心火,肉桂温经益火,能引火归元,二药配伍可以起到交通心肾的作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木可以起引疏通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