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人怎么才能做到“我本无心,何来伤心”的境界?
伤心,我本,境界人怎么才能做到“我本无心,何来伤心”的境界?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我不想伤心,为什么还是伤心了?我不想哭泣,可最后还是流下了眼泪。为什么人总是如此的脆弱?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是佛教的核心问题,解决了,烦恼就断了,生死也就解脱了。
我本无心,是指所有的妄想心、烦恼心都不是自己,不是我们的真心。
没有妄想时,一念不生时,那个才是真正的自己,是大家的本来面目。大家当下可以断一下,什么也不想——
这时有什么?快乐?不是。痛苦?不是。长短方圆?也不是。青黄赤白?都不是。
这个时候,还有烦恼吗?
如果能时不时的这样断一下,烦恼会逐渐减轻,变少。经常下去,久久功深,便能打成一片,就成大道了。
如果,还是要想,停不下来的状态,那就只能念佛号,或者持咒,念经来转化自己的妄想心(烦恼)。慢慢的有些力量,想不想时,也可以不想了。最后,完全自己做主,当下可以是极乐世界。
学佛吧,学佛可以增长智慧,断除烦恼。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素性喜东扯西聊,关于无心话题,曾记得经云”有心皆苦,无心即乐”如同人在荆棘,不动则不伤。不是吗!你看腐败者,平时不安份,心如猿猴,东西乱窜乱跳,歇时也抓耳挠腮,龇牙咧嘴,时不时纵横飞跨跃起,恰如贪婪者之心片刻不宁,终于祸起萧墙,铛锒铛入狱,陷入苦海无涯,妻离子散,若能事前做到”我本无心”就不会导致”何来伤心”之祸殃境地了。
人若了悟”无心”妙义,就能心境恬淡,绝虑忘忧,如过去金庸被王蒙贬损时,以佛之”八风吹不动”之句回应(佛喻人生称讥誉谤,利哀苦乐为八风)对王蒙的中伤毫不在乎,境界略胜一筹,讥讽又”何来伤心”
再聊远一点,大诗人扗甫的禅诗下段,”传灯无白日,布地有黄金,休作狂歌老,回看不住心”。扗甫一生困苦不堪,但他深悟”黄金”佛法,领会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无心妙义,始终”哀而不伤”保持快乐心境
无心者,能调伏,降下妄心,保任寂乐境界,闻谤不辩,遇辱不惊,谁能伤到彼。
无心是一种高境界,一种正能量精神状态,一种无念而念的正思维心理,说说是容易的,做到很难,若能完全做到,人就超凡入圣,离道不远了。
无心是看透事物真相法则,冷处热门,心静身凉,理智行事,感悟心性,心体莹然,逍遥自在的无心起用,无往而不利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心中无一物,尘埃何处来,
惹勿是非挂心头,闲谈莫道它人非,
在家打扫门庭雪,勿惹尘埃身上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如果无心……就没有烦恼!
如果心麻木……就是如同傻瓜!
伤心……不明白道理!心本空,无明烦恼也空,不贪不嗔不痴,何来伤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喜怒哀乐愁,当遇到难过的事,流下伤心的泪水,是人之常情。我想你现在这样说应该是发生了一些事,很伤心很痛苦,你想要逃避,不想被这种情绪束缚。才说想要以无心来避开伤心之事。
但要明白苦难是舍,修心是得,你所说的无心实际上是放下,释然,心无所住,达到这种境界就要经历多少的磨难,不是幻想不是期望,成长永远是伴随疼痛的,明白了这点,息灭了妄想,守住本心,才能有所成长,慢慢达到这样的境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什么会伤心?是因为你对外境有“好、坏”的分别,变成“有心”了。
一旦你有了这个“好、坏”的分别心,当你碰到你认为的“好”境时,便产生欢喜之情;碰到你认为的“坏”境时,便产生憎恶之情。于是人便有了“七情六欲”!
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个分别“好、坏”的“分别心”拿掉,就是“无心”。就不会有“伤心”,当然也不会有“喜心”,心就能回复到本来的状态:无心。就能获得平静。
上一篇:父亲腿疼得起不来,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