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怎么看待“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父母,树欲静而风不止,自己的你怎么看待“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应该是世上最让人痛心的一句话!
每个人都要有一颗知恩感恩的心,
好好爱父母,好好孝顺父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与其椎牛而祭墓,不如鸡豚之逮存,当思木本水源,须重慎终追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做任何事情都不能等待,一切万物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老去,同时,也号召和提醒我们孝敬父母和老人不要等待,等你有能力和时间了再去做,可能父母就不健在了,将悔恨终生。天下没有一位朋友是闲人,特别在一切向钱看的年代,确实是忙,但我们要酌情处理,父母一辈子培养我们不容易,哪一样轻哪一样重,比较一下可能就有答案。
既然我们不能在母亲身边常相伴,但是,我们也要有一个让二老感觉放心的理由和处理方式,哪么是一个电话,一段视频,也能让父母有点满足和高兴一会。
多年前我也经常在外边做小生意,早晨我出门的时候,母亲手扶着一根小木根,随着我去的方向,向前送送在送送,或者走上高岗,目送到远方,直到看不见,才恋恋不舍的离开。
第二天的下午随着太阳落山,又出现在哪里,面朝我去的方向,嘴里念叨着走了一天了,也不知道能挣上吃的吧?天天期盼,只到这次我出门回来,脸上才露出笑容,嘴里不停的说着晒黑了又瘦了。
历经几次我知道了已后,如果我在家里,就去看看母亲,若是在外边,每一天总要打一个电话,问一声母亲吃饭了吗,天凉了又要增加衣服了。
时时难,事事难,无论我的生艺做的如何,我都会撒一个善意的谎言,生艺做的很好,想吃什么买什么,什么事情都非常顺利,从不让母亲知道,我在外边受了多少苦,多么的累。
无论你是CE0,还是贫民,我都希望再忙也要对父母问声好,不要再做悔恨终生的无情之事,愿天下父母安康,永享天伦之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出自《汉·韩婴·韩诗外传》。树木想安静下来,但风却吹不停,子女想要奉养父母,而父母却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借树欲静比喻,而风不休不止吹之,实叹人子,欲孝敬双亲时,其父母皆已亡故。后句比喻事与愿违,不尽人意,或客观情况与主观愿望相悖。比喻父母亡故,儿女不得奉养的悲伤。
这二句说得是孝道文化,在隋炀帝之前,孝悌乃是政府选拔公务人员的重要指标,称之为举“孝廉”,只有对父母长辈的孝,才能有将来,在官场上的清廉。孝顺,现在仍然是政府公务员,是干部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大众交友的原则。试想一下,如果对生他养他的父母,都不能没有爱心,你能指望他什么呢?
孝顺,不在于“迹”,而在于心,常回家看看,给父母捶捶背,揉揉肩,把自己在外面听见所闻的有趣事情,讲给老人听,出差归来,带点糕点、糖果、茶叶,定期陪老人做体检。想想看,这是多么容易做到的事情,可我们又做了多少呢?
今天,社会保障日益完善,父母大多数有社保、医保,他们不缺吃穿,不图大富贵,在经历了艰苦的岁月之后,他们只希望一家人平平安安,有儿女电话、问候一下而已。所以,无论怎样忙,无论日子是如何得艰苦,记得给父母打个电话,报个平安。
“感恩是小德,忘恩是大恶”,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给送上一杯热水,一声问候,送去一个抚摸,一份安慰,当他们过生日时,送上一个拥抱,一句祝福。孝敬父母,其实不难,一个拥抱,一份问候,人人都可以做到。
百善孝为先,个人优秀品行,首先是孝道。孝是中华传统文化提倡的优秀行为,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或家里的长辈的心意,也是每个人的行为规范。
其实吧,孝顺就是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出自《孔子家语.致思》。这句话的意思很好理解:树希望静止不摆,风却不停息,子女想赡养父母,父母却已离去。表示客观事物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或比喻形势与自己的愿望相违背。此句是丘吾子说给孔子的话,旨在宣扬儒家的孝道。
人生最大的幸福应该是和父母相伴到老,陪父母安度晚年。人生最遗憾的事,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