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十二生肖 > 农历趣谈农历趣谈
二十四节气:24节气养生大全(下)
二十四节气:24节气养生大全(下)
发布时间:2007-12-06加入收藏来源:周公解梦点击:
饮食调养方面要体现“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原则。做到《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的:“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在食物搭配和饮食调剂方面,中医也是注重调和阴阳的。在食与药的一体营养观中,强调同属天然产物的中药和食物,某些性质,特别是补益或调养人体的阴阳气血之功能本来就是相通的,有着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关系。从本草、方剂典籍中不难发现食药同用的例证,古代医者把乌鸡、羊肉、驴皮、葱、姜、枣等视为阴阳气血之用,或调补胃气之用;而在大量的食谱和菜肴中,又不难发现有很多药材配伍其中如,枸杞、淮山、黄芪、茯苓、丁香、豆蔻、桂皮之类。当药食调配得当时,可提高食品保健强身和防止疾病的功效。
数千年来的饮食文化历史表明,中华民族的饮食习惯是在素食的基础上,力求荤素搭配,全面膳食。所谓全面膳食就是要求长期或经常在饮食内容上尽量做到多样化,讲究荤素食、主副食、正餐和零食,饮和食之间的合理搭配。主张食而不偏,量不可过。对于一味追求山珍海味、鸡鸭鱼肉、美酒名茶、大吃大喝及过分孤苦清素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李时珍曾讲:“饮食者,人之命脉也”,这是告诉我们要想延年益寿,就应该了解食物的性能和饮食的作用。
您可能也喜欢:
秋分节气的由来及气候特点
秋分需要注意养生的四大生肖
秋分时节养生的四大注意事项
二十四节气:24节气养生大全(上)
小寒节气养生大全
每年的一月五日前后是小寒节气。民间有句谚语: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从字面上理解,大寒冷于小寒,但在气象记录中,小寒却比大寒冷,可以说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最冷的节气。常有“冷在三九”的说法,而这“三九天”又恰在小寒节气内。之所以叫小寒而不叫大寒,是因为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按当时的情况延续至今而已。据说早年黄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小寒,家家时兴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如今各种药膳火锅成了全国百姓消寒壮热的美味佳肴。正因如此,很多人忽略了合理进补的问题,特别是青年人,自恃体强而暴饮暴食,饥饱寒热无度,最终引来无穷后患。
唐代名医孙思邈指出:“安生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生存也,……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说明饮食物对人体的作用。小雪节气虽已数九寒天,人们大补特补无可非议,但进补当中不可无章无法,应本着“因人施膳”的原则,了解饮食宜忌的含义,元代《饮食须知》强调:“饮食,以养生,而不知物性有相宜相忌,纵然杂进,轻则五内不和,重则立兴祸患。”所以我提醒诸位在进补时不要被“五味之所伤”,青年人更应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地进补。
一般说来,青年人机体代谢旺盛,所需蛋白质和热量较老年人多,而热量主要来源于碳水化合物、脂肪。碳水化合物主要来源于粮食之中,故青年人应保证足够的饭量,注意粗细粮的比例搭配,并摄入适量的脂肪,在选用药膳进补时应考虑这一因素。
说到进补,自古就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说法。人们在经过了春、夏、秋近一年的消耗,脏腑的阴阳气血会有所偏衰,合理进补即可及时补充气血津液,抵御严寒侵袭,又能使来年少生疾病,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养生目的。在冬令进补时应食补、药补相结合,以温补为宜。
常用补药有人参、黄芪、阿胶、冬虫夏草、首乌、枸杞、当归等;食补要根据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结合食物之性来选择羊肉、狗肉、猪肉、鸡肉、鸭肉、鳝鱼、甲鱼、鲅鱼和海虾等,其它食物如核桃仁、大枣、龙眼肉、芝麻、山药、莲子、百合、栗子等。
您可能也喜欢:
小寒时节都有哪些习俗?
小寒节气来临时吃什么?
二十四节气:24节气养生大全(上)
2014年小寒是什么时候,2014年小寒是几月几号?
大寒节气养生大全
“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在气象记录中虽不像大雪到冬至、小寒期间那样酷冷,但仍处于寒冷时期。按我国的风俗,特别是在农村,每到“大寒”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清代《真州竹枝词引》记载:“腌肉鸡鱼鸭,曰,年肴,煮以迎岁……”人们在经过了春夏秋季的大忙之后,进入了“冬三月”的农闲季节,而随着大寒的到来冬季农闲接近尾声,在准备腌鱼、腊肉之时,已经隐隐可以感受到大地回春的景致,此刻人们的身、心状态也应随着节气的变化而加以调整。
大寒来临,对老年人来说是很难熬的,老人本来体质就弱,天气冷很容易引发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所以老年人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脚的保暖,当然平常也多散步,呼吸新鲜空气。也要适当的吃些羊肉、牛肉等热量高的食物。起床时要先躺5-10分钟,让身体的血液和肌肉都苏醒,再慢慢起床,如一醒来就起床,会出现头晕等症状。起来后也要在床上坐一会,不要着急起来,让身体适应一下。
对年轻人来说,冬季也要注意保暖,很多年轻人觉得身体好,冬天穿的不够暖,这样容易是身体里的阳气流失,从而更加冷,女同胞们也不要为了身材苗条而穿过紧裤袜,血脉不流通,更已引起身体寒冷。运动方面,年轻人也要多运动,但是不是指剧烈运动,冬天运动切忌出汗,出汗时,毛孔张开,寒气侵入体内,极易引起风寒,反而得不偿失。要多散步,做一些有氧运动,晚上少熬夜,熬夜伤身,女同胞老的更快。
腊八粥不是腊八才喝,平常也要多喝,尤其是想大寒这种寒冷的节气。腊八粥对老幼、体弱者,都非常适合。是冬季养生的佳品。腊八粥根据不同的人群,材料也有所不同,像失眠的可以加点龙眼肉,酸枣仁等,像气虚可以加点山药和红枣,血压高的要加薏米等。当然了,老年人喝的要熬得稠一些,老年人肠胃功能减弱,熬得稠好消化。肠胃消化功能不好的人,也要熬得稠些,以免水分分泌过多,引起胃酸分泌过多,反而引起不适。大寒应当多吃牛肉、羊肉,炖一锅热乎乎的汤,喝下去,通体舒畅,但是也要适量,什么东西吃多了都是不好的。
虽然冬天很冷,但是不要忘了,每天晨起也要开窗通风,哪怕是一会,也要让屋子里的不好的空气出去。
您可能也喜欢:
二十四节气之大寒的由来及习俗
大寒时节需谨防的几种疾病
二十四节气:24节气养生大全(上)
大寒是什么时候?2014年大寒是什么时候?
寒露节气养生大全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忙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当初他们只是注意到在不同的气候中,同一时间太阳位置的高低也不同,于是他们在地上立了一根竹竿,观察竹竿影子的长短变化,取中午竹竿影子最短的那一天为夏至,取竹竿影子最长的那一天为冬至,逐渐他们又发现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昼夜长短相等的时候,便又定为春分秋分,由于二分二至相隔的时间太长,无法满足生产上的需要,又陆续制定了其它的节气,秦代时已制定了立春、雨水、立夏、小暑、立秋、处暑、白露、霜降,到了两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已经全部确定并和我们现在的二十四节气完全相同。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