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十二生肖 > 农历趣谈农历趣谈
古代清明的活动之一:蹴鞠比赛规则介绍
古代清明的活动之一:蹴鞠比赛规则介绍
发布时间:2007-12-08加入收藏来源:周公解梦点击:
古代清明节时,除了扫墓祭祖之外,民间还会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娱乐活动。
蹴鞠,就是其中的一项,它在我国流行的时间很长,还曾被作为军队的训练方式。
那么,蹴鞠比赛规则都包含什么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蹴鞠,又名“蹴球”、“筑球”等,指古人以脚蹴、蹋、踢皮球的活动,类似今日的足球运动。蹴鞠在我国的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汉族民间就流行蹴鞠,从汉代开始,它又成为兵家练兵之法。
到了宋代,民间又出现了蹴鞠组织与蹴鞠艺人,虽然在其后的明清时期,蹴鞠逐渐式微,但清朝时仍然有冰上蹙鞠的存在。因此,可以说蹴鞠是我国古代流传十分久远、影响也很广泛的一项体育运动。那么,蹴鞠的规则是什么呢?它是随着朝代的不同而演变的。
两汉三国时期,蹴鞠发展较快。娱乐性蹴鞠得以继承,还出现了表演性蹴鞠和竞赛性蹴鞠,表演性蹴鞠即在鼓乐伴奏下进行以脚、膝、肩、头等部位控球技能的表演,有足踢、膝顶、双腿齐飞、单足停鞠、跃起后勾等技术动作。竞赛性蹴鞠一般设有鞠场,鞠场呈长方形,一般为东西向,设有坐南面北供观赏的大殿,四周有围墙,称为“鞠城”。
唐宋时期是继汉代之后,蹴鞠文化发展的第二个高潮。这个时期,出现了充气球和球门,用球门的蹴鞠比赛叫做“筑球”,一般是单球门,大多在宫廷宴会时进行。筑球时在球场中央竖立两根高三丈的球杆,上部的球门直径约一尺,叫“风流眼”。比赛时衣色不同的左右军(两队)分站两边,每队12或16人,分别称为球头、骁球、正挟、头挟、左竿网、右竿网、散立等。
比赛时鸣笛击鼓为号,左军队员先开球,互相颠球数次然后传给副队长,副队长颠数待球端正稳当,再传给队长,由队长将球踢向风流眼,过者为胜。右军得球亦如此。结束时按过球的多少决定胜负,胜者有赏,负方受罚,队长要吃鞭子,脸上涂白粉。
同时,不用球门的踢法逐渐规范。这种踢法叫做白打,属个人表演性活动,对球员控球能力有更高要求,除手外,头、肩、臀、胸、腹、膝各部位均可触球,变换各种花样,先落地或违规者输。
辽金元时蹴鞠是朝廷节庆的节目之一,在民间同样十分普及,男女对踢在宋元时也屡见不鲜,这种情景在文物中也有反映,现藏历史博物馆和湖南博物馆有两块足球纹铜镜,镜背面的浮雕就是一对男女对踢。但这些女性是专门陪人踢球的艺妓而不是普通妇女。
结束语:明清时期,蹴鞠在统治者的严令禁止(明代)后渐渐式微,清代中叶以后,随着西方现代足球的传入,中国传统的蹴鞠活动基本上被欧洲的现代足球所取代,而踢毽子作为“蹴鞠之遗事”,得以继承与发展。
你可能也喜欢:
少数民族的七月半:布依族过中元节吗
清代那些描绘民间中元节的诗歌赏析
齐鲁大地,圣人故里的中元节习俗
中元节习俗:广东与广西的两广异同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