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对很多种粮大户“毁约弃耕”行为,你怎么看?
大户,种粮,农业对很多种粮大户“毁约弃耕”行为,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对很多种粮大户“毁约弃耕”行为,你怎么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也是汲办法的办法。不然赔的更多。少种少赔。种的多赔的多。水费。农药。种子。化肥。人工。然油。无限上涨。粮食价值原地不动。搞特色种植共同跟风。种田大户不能撑握种信息。节节败退。只能弃地逃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近两年来,各地不断涌现出种粮大户、农业公司将流转到的土地提前退换原承包户;有的甚至直接拒付租金并让耕地抛荒!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毁约弃耕”行为呢?】
「点击右上角“关注”按钮可以获取头条号原生态乡村的更多优质内容!」
全国各地出现的土地大量流转,涌现很多的农业公司、种粮大户的情况正是在国家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劳动力价格持续上涨这两个因素下共同作用的结果。
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目前基本上超过日工资200元,也就意味着,一个人劳动一天不用投入一点就可以相当于产了150斤左右的原粮,一个人一年只要务工200天就可以产30000斤原粮!实际种田双季稻满打满算,每亩一年产2000斤,这个人得种15亩,实际上成本还得用一季的粮食作抵,就得相当于种30亩!实际上,一个农村劳动力不可能种下30亩地,也没有那么多承包地给他种!这就是大量劳动力农民离开土地外出务工的直接原因!
国家为了刺激农业规模化生产,保证粮食自给能力,就实行大力农业补贴!于是,一些规模种粮大户、农业公司流转到一定面积的耕地后,发挥出了规模效应。国家补贴基本能抵上土地租金,有的租金便宜的还能作为部分投入,如果保证一定产量,在国家保护价的支持下,他们的比较效益就出来了!
可是,近两年粮食供应出现了过剩的迹象,国家储备库存压力增加,调低了粮食保护价,有的地方甚至有价无市!进一步打压粮食市场价格,目前局部地方百斤稻谷低至百元附近!同时国家的补贴政策似乎也更严苛了。这个时候,粮食低价滞销让种粮大户、农业公司出现较大亏损,而且这个趋势随时间推移并没缓解!
在生产资料、人工等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他们根本没有撑得下去的可能,只能“毁约弃耕”!
而要解决这样的局面,一方面需要根据市场情况调整种植结构,探讨那些高效益的品类;一方面国家需要维持、加大对农业产业的扶持补贴力度,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大量耕地一片茅草!
欢迎不同意见留言讨论!感谢您的阅读点赞、收藏转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关于农村种粮大户毁约弃耕抛荒的事情是再平常不过了。可是最终吃亏的还是老实的农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能在农村搞到家庭农场和农村专业合作社资格证书的多数是村组干部或者与乡村干部有勾结的那些人。他们之所以这么搞主要是盯上了国家的惠农补贴和扶持贷款。当他们将国家补贴和免费扶持的大型农机及扶持贷款搞到手后,自然也就毁约抛荒了,因为那些人根本就不是安心种地的人。另外,即使有个别真心种地的种粮大户,由于人工、农资等价格过高,而粮食价格较低,从而无力支撑,不得不弃耕抛荒。
至于种粮的支出和收入的账,在这里就不一一算给大家听了,况且从事农业生产又是风险比较大的一种行业。
所以,那些种粮大户纷纷弃耕抛荒在所难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对,前面是悬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土地流转,大户承包出现毁约弃种的情况是必然会出现的。
一是有些人一开始就不是为了种田而承包,是为了套取国家政策补贴而投机。二是有的人承包后的确没有盈利,经营不下去了,就像企业亏损破产一样。
农业关乎国家粮食安全,菜篮子安全,是不可以一包而就的。
粮食稳国家稳,农业的发展应该是国家战略的,有了粮食战略储备,才有国家其他战略安全。
农业不仅仅只是种地那么简单。农业需要兴修水利,才能早涝保收;农业需要机械化才能降低成本;而这些投入都不是承包大户能够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农业要想做好,必须要有长远规划,不能眼前利益。农业种植的规划,需要全国统筹,省计划,县计划,乡镇计划。粮食和菜蓝子的安全,需要国家计划补贴才能实现稳定,因为粮食安全,国家才能安全,农产品的价格稳定,关系到其他商品价格的整体稳定,关系到物价稳定,只有国家才能控制和实现。
兴修水利需要县一级统筹才能合理,机械投入需要镇一级规模统筹,跨地域应用协调,才能效益最大化。
所有这些都标志着,农业只能恢复集体所有制,才能做好。商业性承包,只能是短期行为,影响农业发展,影响国计民生。
上一篇:和脑回路不同的人聊天会有多尴尬?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