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上下五千年这个说法最早来源于哪里?
中国历史,五千年,民族上下五千年这个说法最早来源于哪里?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一直以来都说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但最早这个说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呢?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谢邀请,我是历史风云阁阁主!
“中国历史五千年”——这是每一位中国人都非常熟悉的一句话,他不仅代表着中国历史的悠久、源远流长,也代表着中华文明的厚度无可比拟。每当中国人提起,或是听到这句话的时候,一股浓浓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都油然而生。
但是随着时代的推移,有一些人在质疑“中国历史五千年”这一说法。那么这句话是谁提出的呢?中华上下五千年又是源自于哪里呢?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这一说法提出者为孙中山!
中国近代出现了一段非常屈辱的历史,鸦片战争后,中国屡次被世界列强欺压,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尤其是甲午战争中泱泱大清王朝被日本打败,一向引以为傲的民族自尊心被日本狠狠地踩在脚下,中国人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民族低潮期。
当时,整个社会都存在一种颓废感,自信心惨遭打击,许多人都开始质疑自己的民族,质疑自己的国家,我泱泱大国为什么会被一个曾经臣服在自己脚下的岛国打得溃不成军。中华民族开始陷入长久的自卑心理,整个社会都弥漫着一股没有希望、没有未来的心态。
这时,孙中山等爱国分子开始觉醒,他们深刻的认识到了国民自卑的严重后果,如何唤醒国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成为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重要任务。
孙中山创建的同盟会在当时的形势下首次提出了黄帝是我们民族共同的祖先的说法。这种说法诉说着黄帝的种种功绩,唤醒民族的自信心就从这一中华始祖开始。从大家到黄帝的认同,唤醒了民族的自信心,构建起了整个民族的自豪感,使大家对国家和民族有了强烈的认同感。
同盟会提出“黄帝说”之后,这一说法在整个学术界流传开来,并在民间广泛传播,对民族自信心、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都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甚至推动了人们对近代社会的认知。而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也是从黄帝说开始的,同盟会创办的报纸并没有提正史的具体历史年限,而是直接提出中华民族的历史接近五千年,这就是中国历史五千年的由来。
中国历史五千年,其中突出体现在中华文化上。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远古时期的炎黄和蚩尤大战后,中华大地上就出现了文明。黄帝时代是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时代,在远古时期的部落战争中,不仅仅只有汉族,还有其他民族。实际上,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在炎黄时期就开始了。
炎黄时期虽然没有文字,但是那个时期的文化也非常丰富繁荣。炎黄时期的文化集中体现在部落战争中,他们的战略意识、战术意识都有自己的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魂,黄帝时代是中华文明大发展的时代,炎黄时期的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大飞跃,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具有历史性的划时代意义。
中华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多元化文明。儒家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一支,在汉武帝时期,经过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革新,儒家思想确立了在中华文明中的正统地位。伺候两千多年里,儒家思想都是中华文明的正统。
儒家思想中的孝道、仁义、诚信等优良品质自古以来一直是人们追求的道德标杆。“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仁义无双”“诚信是金”等众多历史名言都鞭策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加强思想道德方面的建设。
除了儒家文化,中华文明有一个重要的载体,那就是汉字。汉字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文字之一,现今世界发现最早的汉字是甲骨文,随后不断发展为金文、小篆、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等中国特色的汉字体系。正因为中国有了属于自己民族的文字,中华文化的璀璨历史才能凭借汉字记载传承下去。
有很多人质疑中国历史五千年的真实性,他们认为就算从皇帝时期算起,中国历史也是4700年左右,而国际上认同的中国历史是从商朝算起,距今是3600年左右的时间,根本没有达到5000年。
其实大家忽视了一个概念,五千年只是一个虚词,它代表着整个中国的历史,如果要精确到具体年份,那中国历史是否有5000年确实值得商榷。但是甲骨文中明确有大禹的记载,如果从玄鸟生商算起,中国的历史可不止五千年。
所以五千年只是一个虚数,并不是真正指代中国历史有5000年,它代表了整个中国的文明史。虽然还没有关于夏朝的历史记录,但是没发现不代表不存在。司马迁的《史记》不就是以黄帝为起始的吗。
而且我要纠正大家一点的是,甲骨文中虽然关于夏朝的历史极少,但是并非没有。甲骨文至今出土了十几万块甲骨,共收录了单字4000多个,中国学者已经释义了其中的一些关于夏朝的文字,而甲骨文中确实有大禹的记载。
所以中国历史五千年并不是空穴来风,我们要相信中国学者的研究,而不是被某些别有用心的外国学者和网奸愤青分子牵着鼻子走,毕竟,谁能比中国人自己更了解中国的历史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