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诸葛亮的躬耕地究竟在南阳还是襄阳,有哪些依据?
南阳,襄阳,隆中诸葛亮的躬耕地究竟在南阳还是襄阳,有哪些依据?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诸葛玄和荆州刘表本来是旧相识,所以他来到荆州后,便在荆州襄阳安下家了,诸葛亮也一直跟随着叔父一起生活。再后来,诸葛玄去世,于是诸葛亮便去隆中隐居了。事实上,凭借诸葛玄和刘表的关系,诸葛亮只要想做官,他还是有机会的,随便和刘表打个招呼就行。而且诸葛亮的岳父乃是荆州名士黄承彦,而黄承彦的老婆和刘表的老婆是亲姐妹,也就是说,诸葛亮其实是和刘表有亲戚关系的,只要诸葛亮开口,他必定可以在荆州谋个一官半职!
然而人家诸葛亮就是这么高傲,不愿意在刘表手下为官,宁愿隐居起来,也不愿意随意将就,不得不说,诸葛亮确实是个大才!换作平常人,有这么好的机会,怎么可能放弃?最终,诸葛亮用自己的智慧,赢得了刘备的尊重,成为了刘备的左膀右臂,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令后世敬仰。事实上,如果当年诸葛亮选择了辅助刘表,可能也不会有后来那么高的成就!
刘备建立蜀汉后,没过几年便去世了,之后诸葛亮便挑起了蜀汉的大梁。在诸葛亮北伐时,他曾给刘禅上了一道出师表,描述了自己的前半生。
原文: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从诸葛亮的上书可以看到,诸葛亮在叔父去世后,选择了躬耕于南阳,隐居于隆中,那么诸葛亮躬耕的南阳究竟是哪里呢?
南阳的具体位置
关于南阳的具体位置,现在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南阳就在现在的襄阳市,这一点,三国演义也明确写过。
原文:勒马谓玄德曰:“某因心绪如麻,忘却一语:此间有一奇士,只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使君何不求之?”
当年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确实就是在襄阳安家的,在这里会有土地田产,现在演义中又说隆中就在襄阳城外的二十里,所以不少人据此认为,南阳其实就在今天的襄阳市!
除了这一种说法,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说南阳其实是在河南的南阳市!首先从地名上来讲,这就正好应对“躬耕于南阳”的说法,其次,南阳市有诸葛亮当年茅庐的遗址!现在南阳市的草庐遗迹,据说是当年的黄权修建的!黄权是蜀汉故将,在蜀汉地位非常高,因为夷陵战败,断绝了归途,所以投降了曹魏。在曹魏这边,黄权也是比较受重视的,于是他在当年诸葛亮隐居的地方重新修建了诸葛草庐!既然诸葛草庐的遗址就在河南南阳,这就说明当年的隆中,很可能就在河南南阳市!
按照第二种说法,很明显,诸葛亮隐居的南阳,就在今天的河南南阳市!那么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呢?两种说法究竟哪一个正确的?
事实上,站在三国正史的角度来看,诸葛亮口中的南阳,很可能指的是当年的南阳郡,南阳郡管辖范围非常宽,连樊城都是它的下辖之地,只不过后来南阳郡被拆分了,所以大家找不到南阳郡的具体位置了。不过第一种说法来自三国演义,此时已经距离诸葛亮那个时代有近千年了,所以这个说法的可信度要稍微弱一点。相对而言,由黄权建立的诸葛草庐,可信度会稍微高一点,毕竟黄权是诸葛亮那个时代的人,而且和诸葛亮关系非常不错,他应该是知道真相的!
结语
关于诸葛亮“躬耕于南阳”的“南阳”地址,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南阳在现在的襄阳,另一种说法是南阳在现代的河南南阳市。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本文认为其中第二种说法更有可信度,也就是说诸葛亮隐居的隆中之地,就在河南南阳市!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布起八卦阵,专捉飞来将。小时候猜迷语就知道了南阳诸葛亮,作为一个不涉及南阳和襄阳争诸葛亮躬耕地的外地人,我谈谈自己的看法,首先诸葛亮本人说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这应该是最权威的。至于后来的学者,专家不管怎么研究解释都不应该与诸葛亮原话有冲突,如果有冲突,肯定以诸葛亮本人说的为准。我就想问问,难道说诸葛亮本人(当事人)说的不算,由后来一百多年后的西晋襄阳人习凿齿(不是当时代人,不是当事人)号曰说的算?襄阳说的依据就是西晋襄阳人习凿齿在《汉晋春秋》中一句:亮家于南阳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家就是躬耕地吗?习凿齿还说襄阳城内有孔明旧宅(孔明曾寓居襄阳),那是不是诸葛亮还在襄阳旧宅躬耕?诸葛亮躬耕南阳时襄阳压根就没有隆中,何来“隆中对”?襄阳说从来不敢说习凿齿还在《襄阳耆旧记》里明确承认南阳和南郡以汉水为界:秦兼天下,自汉以北为南阳郡,自汉以南为南郡,汉因之。那些说三国时没有南阳,只有宛城的纯粹是无知者无畏,春秋时就有南阳:迁不轨之民于南阳。西汉时因秦旧制,新莽改南阳郡为前队,也称宛县为南阳县。襄阳说南阳不等于宛,可他们奉为圣经的《汉晋春秋》的著作者习凿齿却在《襄阳耆旧记》里明确记载:南阳城南九十里,有晋尚书令乐广故宅。宛城南三十里,有一城甚卑小,相承名“三公城”。请问这里南阳城是哪座城,宛城又是哪座城?(很明显,习凿齿本人也承认宛城和南阳城互指!)哪些说南阳始于隋朝的是不是很打脸?我看了很多襄阳和南阳网友辨论,可是有几个襄阳网友只要有人拿证据反驳他,一急眼就开始骂人,并拉黑你,且不说素质如何,这说明他们心虚。有个襄阳网友更是奇葩,居然说诸葛亮本人说的话不算,因为是孤证,说什么孤证不立。说一百多年后西晋襄阳人习凿齿说的算,因为有裴松之附和加注,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这不是和现在的证明你爸是你爸混账道理一样吗?本人说的根本不算话,要外人来证明。更有甚者,他竟然说南阳是襄阳下面一个镇上的“圩”(赶集的地方),哎呦我去!这得有多大的脑洞才敢这样天马行空?还有襄阳网友说自汉以北为南阳郡,并没有说汉水以南不属于南阳郡,简直让人无语!中国和朝鲜以鸭绿江为界,江这边属于中国,可是并没有说江那边不属于中国,这是什么奇谈怪论?2000年,襄阳为了发展旅游,襄阳市长罗辉派人五上北京“攻关”教育部人民出版社,(自从出了毒教材之后,经过深挖,原来人教社从1987年就开始和日本进行教材互审(收受了日本的赞助),可见从那时起人教社里就有汉奸和毫无无底线之人。人教社被“攻关”后把“草庐对”改为“隆中对”,把南阳注释为襄阳一带)。此后襄阳为踫瓷南阳,改襄樊为襄阳,改阿头山为隆中山,改泥咀镇为卧龙镇,以交流为名把岳飞出师表石刻复制到襄阳,却把跋去掉(因为有过南阳三字),被人揭穿后,又污蔑岳飞手书《岀师表》是假的,攻关谭其骧,改地图,把本不属于南阳的襄阳隆中画到了南阳郡。把《咏南阳》古诗(丁宝斋改的)改为《咏隆中》。襄阳方面授意丁宝斋,由丁宝斋出面找找一二十几个持襄阳说的砖家吃吃喝喝,在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以丁宝斋的意思手写了一个所谓国家认定。南阳方面呢,千百年来什么都没改,一直还是南阳或宛城。2013年襄阳考古发现,汉代的襄阳城在距现在的襄阳城以南五、六十里地的欧庙邹家湾,现在的襄阳城在汉代叫北津戍,只是一个军事渡口。山南水北为阳,襄阳在汉水南应该叫襄阴才是,为什么叫襄阳呢?就是因为汉代襄阳城在现在的襄阳城南五六十里的襄水北!现在的襄阳城是宋朝才从欧庙迁移而来,所以,如果以汉代襄阳城为座标,习凿齿的亮家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就和现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南辕北辙。如果以现在的襄阳城为座标,习凿齿的亮家于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那就是一个笑话!襄阳城都没在这里,哪来的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可见,亮家于南阳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纯粹就是捏造,无中生有!
上一篇:什么是谥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