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磁州窑的瓷器收藏价值如何?你怎么看?
元代,人物,磁州窑磁州窑的瓷器收藏价值如何?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磁州窑的瓷器收藏价值如何?你怎么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高有低不能说是个古董就值钱,瓷器在整个市场是表现很好的,不过也有对应朝代窑口的潮流,热门之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元代磁州窑绘画枕上,有一类特殊题材,直接反映了出猎、队伍内容,见于山东省博物馆收藏的元代一箭双雕图枕、河南博物院收藏的白地黑花持鹰人物枕,这两件瓷枕上的人物形象亦为留不狼儿发式、戴钹笠,“一箭双雕”的故事本为汉族传统历史故事,主人公本为汉族将军,典故出于《北史·长孙晟传》。
元代 白地黑花一箭双雕人物枕
元代 白地黑花人物枕
但这两幅图像带有浓厚的蒙元色彩,比较台北故宫收藏的考证为元代刘贯道画作的《元世祖出猎图》,根据此画左下角的标记,此画作于元世祖至元十七年二月(1280年),属于大幅作品,画北方沙漠地带,一片黄沙坡地,景色单调。在沙丘无垠的远方,正有一列骆驼驮队横越。近处人骑数众,或张弓射雁;或手架猎鹰;或绳携猎豹,皆为马上行猎之状。其中骑黑马、身穿白裘的,应为元世祖。
元 刘贯道 元世祖出猎图
另外台北故宫藏有《元人射雁图轴》,纵131.8、横93.9厘米,描述了丛山之中,猎队合围。画面中一人御黑马,后从一骑持钺拥护,当是主事者。余数骑,或纵鹰,或射雁。景境于天寒地冻中,饶有肃杀之气。背景山树,虽著墨无多,但极得烘托之妙。举凡人物、马匹、骆驼,表情刻画生动,诚为出猎题材绘画中之佼佼者。画无作者款印,据旧签定为元人。
元人射雁图
辽金时期喜爱海东青猎鹰,蒙古统治者设立养鹰官,“夫事鹰鹞之谨细养护过于子之养父母也”(元熊梦祥《析津志辑佚·翎之品》,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234页)。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元代皇帝出猎时,曾有一万鹰师随行。元史中还有“命鹰师围猎毋得扰民”记载,说明猎鹰也成为元代射猎图中重要的符号,在前述元代磁州窑和景德镇元青花瓷器上,涉及蒙元人物的场景均有猎鹰,说明磁州窑画匠准确抓住了这一特征。
赤峰元墓壁画《逐猎图》
这类射猎图绘画都以荒冽的北国为背景,骑士架鹰准备放飞搏击猎物。射猎在我国的传统中是一种习武的方式,对于长期生息繁衍在北国的游牧民族,那也是获取生活资源和生活乐趣的重要途径。这些射猎图都是选取了元人出行射猎的一个局部画面,画面动静相宜,宫廷画家喜画这一题材显示了蒙元以射猎不忘其本的寓意。这类蒙元人物射猎图,在磁州窑元代绘画枕上的表现,说明磁州窑画工并非只绘制反映汉族隐逸、高士、仙家、先贤、佛道等传统汉文化题材,对北方蒙元文化素材也有涉及,这类图像如何从宫廷画作到传入民间瓷器绘画,传播过程值得探究。
元代 磁州窑绘画枕上的马球图
除了射猎图,元代磁州窑绘枕应该也从元代人物绘画中汲取过营养,如元代磁州窑绘画枕上的马球图,也见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元代陈及之《便桥会盟图卷》,该卷画唐李世民化干戈为玉帛,在渭水便桥与来犯的突厥颉利可汗结盟修好的历史事件。其中一个场景即为马球图,图中绘草原民族的生活,有骑兵演练,马术表演,马球戏,此图旧传为辽画,但画中的颉利及仆从系元代蒙古人服饰。
元代 陈及之《便桥会盟图》局部·马球人物
综上元代磁州窑瓷枕与元代画作、陶俑等比较,可知元代磁州窑确在绘画选题和人物绘画上,绘制有蒙元人物,并与传统的汉族历史故事和元代流行的射猎图等融合,在画作中记录了大量的历史信息和细节内容。与传统汉装人物相比,这类素材绘画枕数量较少,也是弥足珍贵的蒙元时期绘画资料。这些图像的解读,还可参考一些蒙元服饰和壁画、绘画的研究成果,对它们的准确理解,将有助于文化阐述和磁州窑陶瓷的断代研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八仙人物瓶(嘟嘟嘟)。可有识货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应该值钱。市面上磁州窑瓷器比较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八仙人物瓶(嘟嘟嘟)。可有识货的?
上一篇:如何处理木质家具上的凹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