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世界杯历史上有哪些能够载入史册的战役?为什么?
世界杯,巴西,德国世界杯历史上有哪些能够载入史册的战役?为什么?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四. 加时赛的进球大战
1970年第九届世界杯赛在墨西哥举行,意大利与德国在半决赛中相遇,这是欧洲两支最强队之间的交锋,意大利是68年欧洲杯的冠军,德国是上届世界杯的亚军,第8分钟,意大利由波宁赛格纳先入一球,此后比赛进入胶着状态,意大利企图用防守保持胜果,但德国永不放弃,贝肯鲍尔在一次碰撞中右肩脱臼,德国已用完了换人名额,贝肯鲍尔仅靠一条绷带绑着脱臼的手臂继续战斗,终于在终场前由施内林格扳平比分。加时赛才真正迎来了这场比赛的进攻高潮,先是德国队穆勒进球,意大利由布尔格尼什与里维拉连入两球反超,穆勒又梅开二度扳平,穆勒进球后的一分钟,里维拉再次攻入一球,比分锁定在4:3,人们记住的不仅仅是这个比分,还有双方球员为胜利拼至最后一分钟的顽强意志,这场半决赛也被誉为世界杯历史上最伟大的半决赛永载史册。
五. 德荷大战
1974年第十届世界杯在德国举行,随着球王贝利的退役,巴西王朝已宣告结束,东道主德国无疑成为夺冠的最大热门,但荷兰人却刮起了橙色旋风,成为表现最抢眼的球队,他们创造的全攻全守型打法令人耳目一新,连克南美三强乌拉圭、阿根廷、巴西,进14球仅失一球,与德国会师决赛。决赛开始后荷兰人踢的闲庭信步,经过14脚传球后由克鲁伊夫突入禁区造成德国队员犯规,主裁判果断判罚点球,而此时开场仅一分钟,德国队员甚至还没碰到球,内斯肯斯主罚成功,荷兰人获得梦幻开局。但德国也很快获得点球机会,由布莱特纳还以颜色,半场结束前穆勒反超比分,打入了自己在世界杯上的第14球,也是最关键的一球,成为当时世界杯进球最多的队员,下半场荷兰虽占据优势,多次围攻德国大门,但德国门将马耶尔表现出色,德国队成功的把比分保持到终场,使荷兰队成为继匈牙利之后第二个败在自己脚下的无冕之王。
六. 荷兰人离冠军只差几厘米
1978年第十一届世界杯在阿根廷举行,作为南美三强之一,阿根廷此前从未夺得世界杯,战绩无法与巴西乌拉圭相比,小组出线进入第二阶段循环赛后阿根廷与巴西、波兰、秘鲁同组,阿根廷2:0胜波兰,0:0平巴西,最后一轮只有净胜秘鲁4球才能挤掉巴西进入决赛,赛前阿根廷政府向秘鲁援助了大量粮食,阿根廷军政府总统还在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陪同下来到秘鲁队更衣室 “看望” 了秘鲁队,这些工作得到了回报,阿根廷以6:0大胜秘鲁进入决赛,但决赛的对手荷兰队可不会让阿根廷,他们对于世界杯的渴望不亚于阿根廷,在上届世界杯上他们曾4:0战胜过阿根廷,这次克鲁伊夫虽退出国家队,但他们的实力仍在阿根廷之上。决赛开始后在球迷们山呼海啸般的助威声中,阿根廷由肯佩斯先入一球,但下半场荷兰由纳宁加扳平比分,似乎荷兰人天生就没有冠军命,终场前伦森布鲁克的射门打在球门立柱上,荷兰人与冠军就差几厘米,大难不死的阿根廷加时赛由肯佩斯与贝托尼连入两球,首次捧起了世界杯。而荷兰队第二次在决赛中败给了东道主,第二次与冠军擦肩而过。
七. 一个人战胜了一支球队
1982年第十二届世界杯在西班牙拉开战幕,意大利、巴西、阿根廷在第二阶段分在同一小组,巴西是夺冠的头号热门,队内拥有济科、苏格拉底、法尔考等巨星压阵,是巴西自70年以来最强的一届国家队,小组赛三战全胜,第二阶段又3:1战胜阿根廷,只要战平意大利就进入四强,反观意大利小组赛连平三场勉强出线,第二阶段2:1险胜阿根廷,但同巴西的比赛队内的头号射手罗西突然爆发主宰了比赛。开场不久就攻入一球,巴西队苏格拉底扳平,罗西利用巴西后卫的失误再入一球,法尔考凭借个人能力再次扳平比分,之后巴西继续猛攻给了意大利机会,罗西终场前打入第三球,把意大利送入四强,这场比赛被称为提前进行的决赛,如巴西以保平为目标也许最终的冠军就是他们,但巴西人对于比赛的态度就是不但要胜利,而且要胜的漂亮,在大好形势下被淘汰。之后意大利连胜波兰德国,第三次问鼎世界杯,罗西打入6球包揽了金球金靴奖。
八.两个人主宰的决赛
2006年第十九届世界杯再次在德国举行,夺冠呼声最高的两支球队巴西与德国都遇到了克星,巴西在四强赛中被法国淘汰,东道主德国在半决赛中被意大利淘汰,最终赛前并不被人看好的意大利法国会师决赛,这场决赛的进程完全被马特拉齐与齐达内两人所主宰,开赛仅几分钟法国队亨利突入禁区被意大利后卫马特拉齐放倒,裁判判罚点球,齐达内勺子点球破门,法国队1:0领先,但好景不长马特拉齐将功补过头槌攻门扳平比分。进入下半场法国逐渐占据优势,但终场前齐达内失去冷静头顶马特拉齐被罚出场成为全场转折点,少一人的法国失去场上主动,加时赛双方再无建树比赛进入到残酷的点球大战,法国队特雷泽盖罚失点球意大利五罚全中,第四次捧起了世界杯。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