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3岁小朋友有必要去学习英语吗?
英语,孩子,语言3岁小朋友有必要去学习英语吗?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暑假的时候,堂姐把马上升三年级的萱萱送到我家来住一周,顺便让我帮忙补习英语。我们这里小学三年级才开英语课,萱萱之前是零基础。而豆豆已经有将近两年的英语启蒙经历。每次跟读课文的时候,萱萱的第二语言障碍就出现了,辨音和发音受母语干扰太大,有些发音反复纠正也不见得能模仿好。而且记忆语音很困难,恨不得把每个发音标上汉字(作为初中才开始学英语的80后,我对这种感觉记忆深刻)。可是豆豆呢,对于陌生的句子很轻松地就复述出来。明明相差五岁,可是豆豆学习英语的能力比姐姐强太多。这样的现象很好解释,因为萱萱的语言学习敏感期已经过去了,第二语言的介入错过了最佳时期,所以她需要花更多时间去接纳外语。而豆豆尚处在语言敏感期,靠吸收心智,轻轻松松记忆了大量英文音素,提高了辨音能力,这些累计到一定程度后,学习英语的效率飞速上涨。
幼儿期不仅有充分的时间,还有强大的语言敏感期和吸收心智,完全可以边玩边学、边听故事边学,何乐而不为?摒弃传统的从认字母和单词开始的学习路径(不符合幼儿的心智),按照听、说、读、写的顺序,从听力着手,以孩子喜欢的绘本和动画为载体,每天抽出一定时间给孩子输入原版音频,完全不会存在遗忘的问题,毫无必要去培训机构。听力积累几年之后,可以通过请外教或者复述故事来练习口语。四岁后开始系统学习自然拼读,到小学低年级时,完全可以实现英文自主阅读。
下面我会简单分析一下幼儿英语启蒙的理论依据。
1⃣️抓住语言敏感期,事半功倍
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在早期发展阶段有几个所谓“敏感期”或称“关键期”。
所谓敏感期,是指在0-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内,专心吸收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水平便从一个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敏感期得到充分发展的孩子,头脑清楚、思维开阔、安全感强,能深入理解事物的特性和本质。
语言敏感期就是其中一个。
幼儿是天生的语言学家,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从只会无意识地呀呀发音发展为可以口齿清楚地说出词语和句子,其发展速度远超出他在余生中掌握其他任何一种复杂技能的速度。在半岁到一岁期间,婴儿的大脑里有一扇神秘的门打开了,由此进入一个“语言敏感期”的阶段——在此期间,婴儿的大脑已准备好上一堂关于语言魔力的基础起步课程。安妮鲜花在《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里提到“英国一位学者发现,如果孩子在九个月以内能够接触两种以上的语言信号,那么这些语言信号会让他形成记忆,这对于以后的外语学习会有所帮助。”“还有一项研究称,日本人有两个英文字母的音发不出来,但是对比研究儿童,十个月以内的儿童就不存在这个问题。所以说辨音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退化。”“儿童期学习第二语言,大脑有分区地去存储这些语言信号,但是随着年龄增长,这种能力一样会退化。一般认为十二岁是个界限。年龄越大,语言学习对于母语的依赖越强,最后,只能按照外语方式来学习。”这方面的科研结论很多,都是基于严格的大数据分析或医学验证,不是理论家凭空推理。
可见,幼儿的语言敏感期是外语学习的黄金期,这个时期学习外语不但没有压力,而且会事半功倍!
2⃣️营造环境,充分利用0-6岁的吸收心智
蒙台梭利认为幼儿有一种独特的学习方式——吸收心智。
吸收心智是幼儿独有的一种特殊学习方式,即幼儿会像海绵一样,从环境中吸取信息,而这一学习和贮存大量知识的过程不需要花费大量精力,是在潜意识层面进行的,这种学习方式会持续到7岁。
与学龄期孩子完全不同,幼儿不是静静地、有意识地听老师在讲台讲授抽象知识的,也不是“学海无涯苦作舟”,而是靠潜意识去吸收,这就是为什么专家倡导幼儿要在玩中学。吸收心智是幼儿学习的特点,也是早期教育的巨大宝藏。
我对豆豆所有的早期教育都是以尊重吸收心智为前提,杀手锏就是——“重复”。幼儿会有相当长的时期喜欢熟悉的事物,比如喜欢反复听一个故事,喜欢住在熟悉的地方。心理学认为熟悉的事物能带给幼儿最佳营养——安全感。喜欢重复,喜欢熟悉的事物是幼儿的心理特点,这一心理特点非常有利于语言学习。研究认为,记忆是基于神经信号影子,语言学习中心非常善于把声音记忆下来,听一次,会有一点影子,听第二次,影子会更深...直到五次、十次后,把影子变成沟,把英语和其他声音刻在脑子里。可见“重复”对于语言学习多么关键。英语启蒙有歌磨耳朵之说,就是利用了幼儿的吸收心智和喜欢重复的心理特点。磨耳朵,顾名思义,就是给孩子反复听音频,反复磨韵律感和语感。我从初期给豆豆听儿歌开始就采用这种方法,每段时间拿出几首歌固定循环,只要孩子在家里就播放上半个到一个小时。听熟之后再换下一组。从没有要求孩子一字一句地学,也没有要求认认真真听,但是某一天,他竟突然能跟着唱出来了,甚至能接上下一句。这个过程中,孩子依靠吸收心智,无意识地吸收、自发地输出。到儿歌阶段结束时,豆豆已经会唱不下200首简短的英文歌。后来读英文绘本时,我也是采用的这个策略,每段时间拿出固定的几本,读得次数多了,孩子就理解了每一句话的意思,对于高频率的句子,可以脱口而出。
该如何挖掘幼儿的吸收心智这个巨大宝藏?我认为,一是要尊重,让幼儿处于自然状态。二是要淡化“教”,保证一定的重复率,营造有规律的、浸润的语言环境。正所谓“润物细无声”!剩下的,就交给孩子,交给时间吧!
3⃣️学习能力的马太效应
网络上看到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分析,分享给大家。
假设两个虚拟人物a和b,a英语零基础,b一万单词储备量。两个人都不知道一个单词:nepotism n.优待亲戚,重用亲戚,裙带关系。对于a来说,学这词可是太难了,8个字母,相当于8个无效、无序、无意义的零散信息。记忆难度可想而知,遗忘概率也极高,无奈只能高频重复,抄写100遍后,好不容易才记下来。然而也只认识孤零零的一个单词。但对于b来说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他拿过词来一看,ism不就是主义的后缀吗?社会主义commuism,犬儒主义cynism!再看前面 nepo不就是 Napoléon 拿破仑的名字的前四个字母吗?了解欧洲历史的都知道,拿破仑皇帝在全盛时期,其它欧洲国家的皇位基本都被他亲戚占了,他不就是最大的重用亲戚,裙带关系吗?所以拿破仑主义就是裙带主义!这样与自己已经知道的信息迅速建立了新的连接,学的又快又牢固,想忘都难!学习成本比起a低了N倍!再看收益,因为b已经知道了一万个单词,所以这个新的词理论上可以和已知词汇组成至少一万种新的表达,所以b的能力提升了一万点。这就是马太效应的根本所在。知识基本面积累到一定层次后,我们学习新知识的收益会飞速上涨,但学习成本却在急速下降。
上一篇:如何利用闲暇时间赚零花钱?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