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暑期快结束,如何给孩子收收心?
孩子,作业,家长暑期快结束,如何给孩子收收心?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暑期马上结束,开学后孩子们就会升入新的年级,好多家长担心孩子不能适应新学期的学习,不停地告诫孩子,要收心了,要调整心理状态了。但是,怎样才算收心?怎样才能调整到适应开学的心理状态呢?请看石家庄市桥西外国语小学国际部主任李佟的“收心攻略”!
1.外在“收心”不如制订“衔接课程”
临近开学,为了让孩子收心,很多家长在家里和孩子一起把暑期作业进行收尾和整理;还有的家长,给孩子去报一些所谓的“收心课”辅导班。李佟老师认为,这些只是一种外在形式的调整,并没有让孩子的心理受到触动,达到收心的效果。 暑期后与寒假后开学的区别在于,暑期后孩子们要进入新的年级进行学习,无论是在知识能力上还是习惯素养上,都会有更高的要求。所以早一点收心,调整心理状态,有利于缩短孩子对新年级的适应期。 “正如石家庄市桥西外国语小学冯世元校长在安排开学事宜时表示:学生们的暑期是‘放假不停学’,相约博物馆,研学旅行等等,是一种‘散养式多元化学习’。”李佟认为,从报到、开学到上课,短短几天,要想让学生适应“集中式单元化学习”,需要班主任和学科教师根据班级情况和学科特点制订出“升级衔接课程”,更好更快地让学生们统一到一条“起跑线”,开始新学期的学习。
2.夯实基础,规划新“任务清单”
作为一名学生,也要自觉地收心,对暑期的学习做一个阶段性总结梳理,还要对新年级的学习生活有一个系统的规划。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将上一学期的各科知识进行一个梳理,可以是全部系统性的,也可以是查漏补缺性的,还可以是主题单元性的,总之,只有夯实基础,才能更好地建构“新知识大楼”。同时,也要让孩子们在开始预习新学期知识的前提下,为新学期计划出自己的“任务清单”。分解细化每月每周,乃至每天的学习任务,可以列成表格,还可以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发散性梳理。
3.开阔视野 甄选拓展阅读的书目
很多家长是很有先见之明的,每当开学初期,都会去书店购买孩子新学期所需要的教辅资料。 李佟老师建议,与其购买一些意义不大的资料,不如去甄选一些链接课本拓展阅读的书目。例如人文学科可以购买一些名家名作,诗词名著。须知“得阅读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天下。”涉及理工类的学科,可以购买一些自然科学,电子机械的专题著作,以此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 总之,收心在于心,一定要“瞻前顾后”。不能只动笔,不动心。调整心态,才能适应未来的生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有一案例大家可以参考下:
明明今年读三年级,距离开学还有5天,一家人就结束春节旅游返家了。回家途中,妈妈对明明说:“明明,还有五天就要上学了,妈妈跟你说过,玩的时候要好好玩,学习的时候要好好学,马上开学了,你的作业完成得怎么样?这几天你打算怎样安排?”
明明:“我打算明天开始把剩下的作业做了,数学一天做四页,语文字帖一天写三页。”
妈妈:“嗯,好!妈妈还提几点要求,第一,从明晚开始,要十点前上床睡觉(放假作息都乱了),早上八点前要起,每天还要抽时间看半小时以上的书,电视和手机都不能看和玩了,做完这些,你可以把握其他事情。另外,从明天起可以实行积分奖励,做得好都有积分(根据条例进行奖励,积分可以兑换成奖励)”。
明明:“好的,知道了妈妈”
接下来,妈妈根据与明明的约定进行评价,奖励积分,明明几天功夫就从紊乱的作息调整过来了。
以上明明的妈妈有好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1. 上学前提前几天进行调整,家庭营造出好的氛围。
2.调整的内容:作息时间,逐步调整到平时上学的时间相约,使生物钟反映过来;安排精心的活动,如写字、做题、看书,这样有利于恢复孩子的专注力水平;适当免去娱乐活动,尤其看电视和玩手机,这两项活动容易让学生惦记和有神。
3. 尊重小孩,没有采取强迫手段,而是讨论商议,从“玩时要好好玩,学习时好好学习”一句也看出这位妈妈平时注重规矩教育,能与孩子平等相处,所以两者沟通顺畅。
4.实行奖励(正强化的方法强化好的行为),用评价代替唠叨和责骂,效果自然好。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其实应该是从放假那刻开始,做好一个规划,每天保证一定的寒假作业量,当然过年那几天可以休息,开学前应该做些家务事,慢慢受一些其他动手能力的约束,给开学的学习作为一个调节。让孩子保持新鲜感。培养阅读习惯,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先设计两周的学习计划,缩短娱乐玩耍的时间,增加少量的学习任务,两周过后调整一次学习计划,娱乐和学习时间各半,一个月之后再次调整学习计划,学习时间多一些,娱乐时间少一些,基本上就差不多了。
上一篇:有哪些关于商鞅的历史人物素描?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