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人配得上“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的赞美?
如玉,北周,独孤中国历史上有哪些人配得上“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的赞美?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如题。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谢邀: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指古代德、才、貌兼备的男子,但纵观历史人物,有谁可以与周恩来总理相比,所以在我眼里能配上这句话的只有他老人家。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我想这只是痴男怨女之美好愿望而已!文学作品起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其中夹杂寄托了很多作者的美好愿望与期待。这句话,多指富人家公子小姐之卿卿我我罢了,自古以来,寒门弟子若想改变命运,无非是寒窗苦诗,诸如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等等,通过考试选拔中榜,而后挤身上流社会,即改变了身份,也使得自己的理想抱负得以施展,并且获得美人青睞,最后花好月圆,令人羡慕不已,令无数后世寒苦之士效仿!有感于此,特题小诗一首作答:
天寒雪影照书斋
地冻梅花诱砚台
富贵无须仰玉树
青衫一得美人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句话我之前从未听闻,为此专门查了下百度,原来是来自一位现代不知名女性的诗,之后被各种小说引用而成名。我将全诗放出,大家来品鉴一下:
青楼斜影疏,良人如初顾。
纤手如玉脂,淡妆胜罗敷。
引君入香堂,言词论今古。
君心诚切切,妾意情楚楚。
盟定三生约,共谱月下曲。
岂料鸳鸯棒,分飞相思苦。
纵有抱柱信,不能容世俗。
君子世无双,陌上人如玉。
不能同世生,但求同归土。
从原文来看,“君子世无双”应该形容的是诗中的男主角,而“陌上人如玉”指的是女主角,一人世无双,一人陌上玉,却因鸳鸯棒,分飞相思苦。
不过现在好像都是用来形容男子温润如玉,同时言词论古今,才华世无双,因此将合适的人选大大压缩。
中国历史上称的上温润如玉的美男子数不胜数,但当得起这赞美的我估计也只有以下几位了。
宋玉
宋玉生平众说纷纭,但目前大体上认为他是战国时期宋国公子,因父子矛盾出走楚国,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说宋玉是屈原的弟子。
宋玉不仅俊美无比,被誉为古代四大美男,而且继承了屈原的楚辞风采,诗文音律当世无双。《汉书·艺文志》中记载有其文章16篇,但因年代久远很多真伪难辨。其中代表作《神女赋》留下了“襄王有梦,神女无心”的奇幻故事;《高唐赋》留下了“巫山云雨”被后世文人不断引用;《登徒子好色赋》使得登徒子成为了好色之徒的代名词。
此外还留下了“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宋玉东墙”等无数典故。
潘安
潘安即潘岳,字安仁,西晋著名文学家,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一美男。”
潘安不仅外貌出众,而且风采斐然,与陆机并称“潘江陆海”,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其指的便是潘安。
传说潘安俊朗无比,年轻时每次乘车外出,连老妇人都会看呆,街道上的女性无论老幼纷纷将水果掷向他,导致回到家后车上载满了水果,最终留下典故“掷果盈车”。
有意思的是,潘安的好友著名文学家左思左太冲,也学潘安到处游逛,却因为长相太丑,女性纷纷向他吐口水,导致最后只能落荒而逃。
另外潘安爱花,尤爱桃花,在任河阳县令时,在全县便种桃花,人们便用“河阳一县花、花县”来形容潘安,这应该就是“花样美男”的犹来。同时我们现在常说的“十里桃花”其实也是来自于潘安。
潘安虽然俊美,但是在感情上却一往情深,她与妻子杨氏12岁便定亲,两人相爱终生,在杨氏去世后,潘安为她写诗悼亡,并终生再未娶,留下了“潘杨之好”的佳话。
卫玠
卫玠字叔宝,今山西夏县北人,曹魏太保卫瓘之孙,晋朝玄学家,中国四大美男之一。
卫玠5岁时就已经神采异于常人,他的舅舅骠骑将军王济当时也是一个美男,姿容俊朗,英气勃发,但是每次卫玠在旁边时,就仿佛旁边有光彩照人的明珠,凸显出自己的丑陋。
不过卫玠从小身体不好,又偏偏喜欢谈玄,是一个话痨,曾经和谢幼舆通宵谈玄,卫玠的母亲经常告诫他少说点话。
卫玠的死也非常具有传奇色彩。据说卫玠每次坐羊车出行时,无论男女老幼都来围观,以为看到了玉人。最终有一次卫玠从豫章郡到京都时,前来围观的人如墙一般,寸步难行,本来就虚弱的卫玠因为劳累一病不起,不久后就去世了,并留下了“看杀卫玠”的典故。
估计卫玠也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好看死了”的人吧,不一定君子世无双,但一定是最符合“陌上人如玉”的。
嵇康
嵇康字叔夜,大家一定想不到他还是一位美男,但历史记载嵇康身高八尺,容止出众,却不注重打扮,平常最大的兴趣爱好却是打铁,以至于被人忽视了他的容貌。
如果一定要描述的话,嵇康更像现在影视中描述的唐伯虎一样的风流才子,放荡不羁。嵇康诗文清峻,又擅长玄学,与阮籍等并称竹林七贤,共同开创玄学新风,对两晋文学和思想影响非常大。而且嵇康非常注重养生,平时以打铁为兴趣爱好锻炼身体,并著《养生论》,又与那些服散的软弱两晋文士截然不同。
只可惜嵇康的妻子是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司马氏掌权后,嵇康隐居不出,但还是因为得罪钟会,被陷害遭司马昭处死。行刑前,三千太学生为嵇康求情未果,嵇康请求再谈一曲《广陵散》,曲毕长叹一声“广陵散从此绝矣!”终年40岁。
高长恭
高长恭原名高孝瓘,又名高肃,字长恭,是北齐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第四子,因此被封为兰陵王。
兰陵王长相柔美,但是能征善战,内心雄壮,传说为了不被容貌影响,作战时都戴一鬼脸面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