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怎样才能做出好看的PPT?
圆形,内容,关系怎样才能做出好看的PPT?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要想将PPT设计的好看,就需要善用元素设计,其实有很多元素可以使用。
其中圆形元素用起来非常出效果,但是如果用不好反而适得其反。
再比如这种效果,都是没有使用得当,从而导致页面变得非常单调,没有设计感。
那么将圆形用好的效果,会是什么样呢?
其实,一旦用好,既能提高PPT的设计感,又能让页面中的元素丰富起来,同时内容也能得到很好的映衬。
看到了吧,简单的一个圆形就能改变页面的视觉效果。
页面变得很规整,视觉效果也很突出,接下来就分享一些使用圆形设计的方法。
1、规整内容
用圆形来规整内容是最好不过的元素。
一般使用圆形是为了规整大段内容,但是小段内容不能得到照应。
所以,使用这种大型的圆形就能很好的解决这种问题。
除此之外,如果PPT内容结构比较复杂,那么使用圆形形状设计,能很好的规整一下。
再比如之前分享的这页PPT,由于内容多少不一,参差不齐,使用圆形叠加的方法即可规整。
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圆形交叉的方法,同样能起到规整内容的作用。
2、处理结构
有些PPT的内容结构比较强,如果单纯的使用文字又显得很单调。
那么应该怎么用呢?
比如,这种四段内容,简单使用这种圆形即可让其变得很丰富。
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圆形和圆形线条元素处理PPT的内容结构。
再比如之前分享的医学内容,就是通过圆形和箭头让PPT表示的更加清楚。
再给大家举个例子,这页内容设计的效果不言而喻,显得比较凌乱。
其实很简单,使用一个圆形即可搞定。
根据内容,使用背景图片,然后用这种环绕的方法设计。
同时也可以使用这种左右的排版方法,内容依然非常清晰。
3、设置渐变效果
关于圆形的使用,如果想要视觉效果更加突出,可以将其设置成渐变效果。
这种效果,可以改变渐变透明度,也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给圆形设置渐变,并调整排版结构。
再比如这种之前分享的PPT页面,将圆形使用中心渐变的方法处理。
这种方法可以很好的突出主题。
那么对于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还可以改变圆形的渐变透明度,让其更加有层次感。
4、设计创意图表
用圆形组合而成的逻辑图表,能增强视觉效果,同时还能让页面变得更加清晰很多。
下面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这页PPT,页面显得很单调,对吧。
如果换成这种逻辑图表的形式,页面丰富度即可得到很大的提升。
再比如这种逻辑图表的设计。
5、丰富主题
关于圆形的最后一个用法,也是最简单的方法,那就是纯粹为了增加页面的丰富度。
让PPT页面的视觉效果变得更加丰富、好看。
除此之外,一般封面页只用文字设计很单调,增加这种渐变的圆形即可提高设计感。
好了,关于圆形元素的使用,就分享这么多,最后看一下设计之后的效果。
以上图片案例素材均来源于网络分享,侵删
关于本次的主题内容,就分享这么多,希望对你有帮助。
下期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怎么制作好看的PPT,我想通过几个图片对比能够更加直观的体现出来。
1.封页
2.目录页
3.内容页
不知道看了这三项,有没有一点自己的理解呢。更多PPT的技巧,请关注后了解。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你好,关于做好一份PPT我是有一定的心得体会的,今天分享给你。
大家好,我是广邕君~
前几天我新开的星球里面有一个小伙伴问我“文字怎么排版又精美又好看?”
当时我思考一会回了一段话,下面有截图:
后面我又认真的整理一下,所以有了今天的这篇分享,通过这篇分享或许能让大家更直观的理解文字排版的要点。
要有序
有序包括对齐,字体间距,页面留白等要合适。比如:
上面这张PPT,就好比我们还没有设计排版的样子,有的PPT甚至更乱,颜色乱七八糟。
我们将段落对齐,行间距等调整以后就会形成一个有序的排版。
对齐设置成两端对齐,行间距在1.3-1.5之间,页面所有元素作为一个整体,将整体设置为水平居中,垂直居中,整个页面就形成这种有序的排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规中矩。
分层次和提炼
层次包括内容的层次和字体的层次。
内容的层次就是将一大段内容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分句。
字体的层次就是要标题和副标题还有内容的字体大小设置不同的字号,这样就形成一个层次的区分。
主标题的字号是内容字号的2倍或2倍多一点,l如果有副标题,副标题的字号比内容字号大4-10个字号。
提炼就是对内容的提炼,特别是大段文字一定要进行层次区分后的提炼。
梳理逻辑关系
PPT的逻辑关系有很多,比如并列关系,因果关系,递进关系,流程步骤等。
说到这个逻辑关系给大家介绍一个我偶尔会用到的插件,就是"美化大师”,它上面有个工具是幻灯片,里面有些逻辑关系的图表可以用,请看截图:
下面给大家看一下一些逻辑关系的案例:
并列关系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