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自从郭德纲出现后,你觉得相声和小品相比,哪个更有意思?
相声,小品,组合自从郭德纲出现后,你觉得相声和小品相比,哪个更有意思?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自从郭德纲出现后,你觉得相声和小品相比,哪个更有意思?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没有可比性。若真说哪一类更有趣,那比的不是节目内容本身,而是演员的水平。
相声和小品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它们的基点不一样。单就娱乐性来讲,只能说现在相声有了郭德纲,发展的很好,而小品则略处于衰退之中。
坑亲王的相声很有意思,但你知道吗?其实坑亲王80%以上的段子全都来源于传统相声,老郭将原有作品改编,加入现代素材再展现出来,但实际上大部分笑料还是原有的笑料。其实就这一点来说,相声是稍微占了便宜的。
目前包括德云社在内的相声团体演出的相声,其实总数不过一二百段,仅仅是相声资料里的一小部分。我曾经在看过老先生整理出的一个单子,大约有一千一百多段,再加上德云班主后期搜罗的,估计他手里起码能有小两千段的资料。当然这包括了一些脏活,但净活起码也有六七百段——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其实相声里“脏活”比“净活”多得多,净活只是相声里的一小部分而已。
老郭把这些东西时不时拿出来一些,用在相声和影视作品里。但是得这么说,好歹这是有资料可参考的,不用凭空现编,算是占了一点便宜的。
小品起源太晚。小品的元老功臣不是陈佩斯朱时茂,其实他俩还差得远。在他们之前,王景愚、严顺开、马季、幺树森、赵炎,他们才是真正把小品做活了的人。
但是,即便这么多高人努力,一直到赵丽蓉、赵本山小品盛行的时候,真正值得留下当资料的小品也不过几十段。而且小品的情节不能像相声一样轻易拿出一部分来组合搭配,这也使得小品的创作比相声更困难。
所以,仅凭节目内容来比较,这是不公平的。小品近几十年数人的成绩,怎么能跟相声千百年众多高人的成就相提并论呢?
所以,比的是人,是演员的魅力。
这一点上,我个人支持相声,支持老郭,当然也支持于谦老师的父亲王老爷子赵百万先生及其一众家属。
且用德云社作代表,跟小品界比一比。
自赵丽蓉老师故去以后,虽然还有赵本山、孔汉林、潘长江等人,但不得不说小品的处境每况愈下。除了没有新作品以外,某些负面新闻也使得演员声誉大损,出镜率的降低,也损失了很多人气。最主要的,近些年小品没有或者说没维持住能扛大旗的组合,而一个演员除非演独角戏,否则没有好搭档,再好的演技也要打折扣。
虽然也有沈腾、贾玲等新丁,但他们的表演水平还真是跟老郭、于老师这些人有着明显的差距。
而相声,就算其他组合的演技还有待磨炼,但起码老郭和于老师以及于老师全家的组合近乎堪称“完美”,这种舞台魅力与当下的小品演员一比,高下立判。
还有,坑亲王把相声演绎成了一种互动,台上台下一起插科打诨,这也是目前小品绝难比拟的。坑亲王在上头演出,观众只要别刨活,接下茬儿保证没问题,甚至还受喜爱;但是不管谁在台上演小品,你在下头接个下茬儿,也许来几个保安就把你搭出去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都有意思。好看不好看,或者说能不能被大家所接受,所喜欢,不在于艺术形式,而在于人。小品这种艺术形式,陈佩斯把它端了出来,黄宏,赵本山把它发扬光大,沈腾,贾斌把它继承发展下去,所以,有人才就好看。相声也一样,侯宝林马三立把相声提高了地位,马季侯耀文把相声发扬光大,郭德纲把相声继承发展下去。总来说,只要有真正有能耐的行业继承人,这个行业就不会没落,就会让人喜欢。而培养有能耐的行业继承人,需要曲协创造一个宽松,公平,激励的平台,不能搞小圈子,搞裙带关系。现在很多曲艺种类后继无人,比如大鼓,评弹,评书,戏曲,后继无人,不是真没人,是曲协没有做好收集,整理,学习,传承的工作,这也是网上对曲协掌门人不满的根本原因。
扯得有点远了,回归正题,郭德纲的出现,联合几个地方卫视做了曲协该做而没做的工作,使的相声二次繁荣起来,变得好看了。但是,小品也并没有因此不好看,反而趁着相声中兴的东风,开始了新一轮的新人培训工作。沈腾贾斌的出现,就是证明。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相声和小品各有各的特点,一个人和一个人的喜好不同,观点不同,观念不同,所以对于小品的关注度就不同,对于年轻人可能多数爱看小品,因为小品可以把大家逗乐,是人暂时忘了心中的烦劳,对于一些老年人可能喜欢相声,因为相声可以可以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上一篇:如果房价跌了你会买吗?为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