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飞机飞得越高是否代表风险越大?
万米,高空,高度飞机飞得越高是否代表风险越大?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飞机如果飞到了2万米的高空之后,可以说是一个空中监牢,这时候如果发生故障是否只能坐以待毙?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飞行员的格言:“高度就是安全,速度就是安全”——飞得高,发生意外时缓冲余地大;飞得快,升力足够。但是,每一种飞机都有升限,也不能只管往上飞,通常都有个巡航高度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飞的越高不代表风险越大,就和开车一样,低速时跑在交通复杂的路面上,可能比高速跑在空旷的国道上还要危险。
再就是,能上两万米高空的还是少数飞机,多是一些侦察机,出于躲避战斗机、雷达、火炮的目的,会飞的更高。
而在一万米高空,和在几千米高空,飞机出现重大故障时,并没有太大区别。如果要掉下来,都是一个大铁陀,歼击机和客机的滑翔性能都很一般。
万米高空反而有个好处,受天气影响小,雷雨云通常都在3-8千米的高度,万米高空可以避开雷暴、冰雹、雨等。
同时万米高空气流比较平稳,下击瀑流导致的晴空颠簸也会更少。每次坐飞机遇到剧烈颠簸或者突然失重下坠,都能听到一片惊呼声。
综合以上,并不一定是越高风险越大,除非你滑翔性能好,那么几千米高空滑翔落地,还是比万米高空滑翔,然后安全落地的可能性更大。
战斗机逃生跳伞的话,三百米以下和七千米以上,跳伞成功率都不高,也就是飞行在中间高度比较安全。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个人觉得,飞行出事故的风险与飞行的高度没有太多直接的关系。
事故发生的风险,或者说事故率,与风险管理制度有关,与人的组织管理关系最大。
至于说如果飞机真的飞到了2万米的高空,也是可以的。但航空公司首先要考虑的是成本和安全。
对于2万米的高空,真好属于同温层。同温层即是平流层的下部,约为10~50公里的高度范围,在此高度区域内,温度随高度的增加基本维持恒定。由于又在平流层,所以气象条件不像对流层那样复杂。气流水平运动占主导,垂直运动的气流相对来说较弱。同时,空气中的尘埃、雾霭、云层等都很少,同时气流温度和运动受地面影响较小。所以说平流层是最适宜飞行的高度。
但随着高度的增加,空气密度和气压是一直减少的,飞机的升力也会减少,发动机的运行效率也会受到影响。
如果,真的在2万米的高空发生了事故,只要不是发动机都失效,或者人为的空难事故,导致升力和动力都失效,飞机的操纵也失效的话。飞机也能依靠风转获得动力,慢慢地下降高度着陆。
其实,飞机事故发生率最高的时段是在起飞和着陆阶段。起飞和着陆时,低空风切变很容易导致飞机偏离跑道,导致飞机毁坏。而在接近地面的低空区域,又是风向最复杂的区域。
上一篇:昆明某小区600多名业主自筹两千多万元自救六次,十年后终拿房钥匙,你怎么看?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