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古建筑经典《营造法式》中,记录了哪些屋顶的样式?
建筑,厅堂,山顶古建筑经典《营造法式》中,记录了哪些屋顶的样式?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问题补充: 透露出怎样的建筑文化讯息?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北宋《营造法式》记录19种厅堂式梁架
厅堂造,属混合木架构,是《营造法式》所记载图样最多的梁架,前后共有19种变化,今天就主要说说它。
厅堂造建筑的架构,内柱基本都比外柱高,梁栿的后尾普遍插入内柱中,房间的进深尺度很大,最深的可达到惊人的十架椽。
基本上,殿内都是露明造,没有天花板遮盖,北方多直梁,江南多月梁,它应该是官式建筑中最常用的大木架构类型。
按潘谷西先生的说法,这19种做法还可以分为五类:
十架椽类,有三柱、四柱、五柱、六柱5种;
八架椽类,有6种变化;
六架椽类,有3种变化;
四架椽类,有4种变化;
重檐类,通檐用两柱。
厅堂造比殿堂造灵活,实际的古建筑例子中,比记载的还要更多,民间有能人啊,而且经常有一个大殿混用多种做法的情况,所以简单的判断一座大殿到底是属于哪种造法其实是不准确的。
希望能帮到你,有古建筑营造和山西看庙问题欢迎问我
亦文亦物,自驾数年,实地手摄,一分钟讲古建,希望文化遗产对所有普通人平等开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营造法式》中屋顶分为以下几种
庑殿顶,在宋朝陈庑殿或四阿顶,清朝又被称为五脊殿,在中国古代是属于等级最高的屋顶样式。如现在的故宫太和殿、弘义阁、体仁阁、英华殿都是庑殿顶。
硬山顶,是中国传统建筑双坡屋顶形式之一,房屋的两侧山墙同屋面齐平或略高出屋面。
悬山顶,是两面坡顶的一种,也是中国一般建筑中最常见的形式。主要特点就是屋檐伸在山墙以外,又称挑山或出山,悬山顶只用于民间建筑。
攒尖顶,在宋朝时称樶尖或斗尖,在清朝才称攒尖。其特点屋顶为锥形,没有正脊,顶部集中于一点,该顶经常用于亭、阁、塔和榭等建筑。
歇山顶,共有九条屋脊,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因此又称九脊。由于其正脊两端到屋檐处中间折断了一次,分为戗脊和垂脊,好像歇了一歇一样,古而名叫歇山顶。
谢谢阅读,记得关注点赞哦谢谢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