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最近看了什么小说?
加缪,小说,母亲你最近看了什么小说?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实际上,默尔索从不说谎,对爱与不爱表达得很真实,他认为无论是爱还是不爱都没有意义。他女朋友问他爱不爱自己时,他承认自己并不很清楚,而且应该是不爱的。这说明人与人之间是隔阂的,最亲近的关系也只不过是生存的需要。
他吃饭、睡觉、上班、交际、看电影和杀人全都是由荒诞所任意支配的偶然性为。仿佛这个社会与他毫不相干,他无所谓追求、无所谓希望,甚至在法庭上无所谓生死,面对审判,他觉得意兴阑珊:“我是个犯人,我付出了代价,除此之外,不能再对我要求更多的东西了。”这一切就像他的两句口头禅“无所谓”“这不怪我”。
冷眼旁观和沉默不语便是最大的抗拒。默尔索没有刻意地将自己的情感伪装起来,也没有在法庭上为自己开脱和掩饰,他只是简单地顺从着自己的意志在游走。
因此,虽然他真诚、善良、很爱他母亲,杀人完全是偶然,可杀人动机确实冷漠。可以说默尔索是死于他作为当事人却被置于局外的这样一个法律荒诞,也可以说是他死于意识形态,世俗观念的荒诞。
03.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默尔索的悲剧
在《局外人》中,我们看到人的理性与荒诞世界之间似乎永远横着一条鸿沟。世界是荒诞的,这是主人公默尔索对世界的主观感受,也是个人与世界、主观与客观之间冲突的关系。正如加缪所述,它们之间是一种永无止境的斗争。
从小说的前半部分我们可以看出,虽然默尔索对周遭生活都不在意,甚至有些麻木,但他绝非一个冷血无情的人。他更像是一个局外人,而不是冷血无情的杀手或谋杀犯。但恰恰是他局外人的身份导致了他被判处死刑。
从一开始默尔索接到母亲已死的电报,到浑浑噩噩参加了母亲的葬礼,再到糊里糊涂地与女友看影片,帮邻居写信,再到莫名其妙地枪杀了一个阿拉伯人,最后经历了自己毫不关心的审讯。在整个事件过程中,默尔索的灵魂仿佛是游离的,他亲手做着一切的事情,又仿佛是在观察着别人做这些事情,自己始终处于混沌的对于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的状态。
这样的一种生活状态是加缪为默尔索选择的,是加缪面对着荒谬的世界所采取的一种自由的放任自流的态度,他让默尔索在对于世界的不理解中选择了流放自己,而这种流放则以冷漠的,安静的绝望印证了对于世界的另外一种抗争性。
研究者认为,《局外人》描写的孤寂、冷漠、痛苦、无奈的默尔索其实是加缪的原型,不得不说,默尔索这一角色的确展现了加缪自身的各种复杂经历,体现了加缪对于那种生活在世界之外的局外人的生命的刻画。
加缪出生在阿尔及利亚东部的蒙多维镇,父亲是一位普通的农业工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应征入伍后身负重伤,不治身亡。当时加缪还不满一岁,这是他人生荒诞的开端。
父亲去世后,加缪岁母亲迁居阿尔及尔,生活十分窘迫,他依靠奖学金和勤工俭学念完了中学和大学。十七岁,加缪开始咳血,被诊断为肺结核。他当时是哲学班的学生,酷爱踢足球,这一场疾病意味着他不得不告别这一切。
从那时候开始,加缪的一生都与疾病相伴,时刻都面临着折磨与死亡的威胁。他不知道自己会在哪一刻死去,不知道自己的明天会怎么样。
这样的人生,活着不再带来欣喜,面对死亡也不再恐惧,痛苦也不成为痛苦了。这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局外人”的境遇。
也许正是因为加缪的这种人生经历,他笔下的这部小说将读者带入了一种思维的困境,给读者带来一种理智与情感的巨大冲撞,同时还因为作品中所刻画得那种荒谬的迷茫,读者又会感受到一种更紧迫的思索,引起了内心久久不能平息的震撼。
这是一场荒谬的审判,道德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将默尔索判处死刑。而这场审判却令我们深思:究竟是什么导致了默尔索的死刑,是司法制度的失误,还是因为默尔索对道德和基督教传统等等西方社会赖以维持的普世价值的否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在看世婚。一本重生小说,以前不喜欢小说内容,觉得女主兜兜转转,最后还是跟前生的丈夫一起,现在重新看,又感觉不一样了,亲手把死结解开的感觉。是不是更好?
还有一本,图书馆借的,无罪辩护,刚看了个开头,剧情一层层展开,还挺吸引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最近看柳青的《创业史》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山河挚恋》我写的,还没写完!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最近又复看了一遍陈玙写的《夜幕下的哈尔宾》,这还是三十年前出版的书,在此体裁中此书还是值得一看的。
上一篇:未来几年蔬菜大棚的发展趋势如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