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觉得《千与千寻》中蕴含了哪些更深层的含义?
千寻,自己的,父母你觉得《千与千寻》中蕴含了哪些更深层的含义?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你觉得《千与千寻》中蕴含了哪些更深层的含义?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已经走到尽头的东西,重生也不过是再一次的消亡。就像所有的开始,其实都只是一个写好了的结局。
——宫崎骏《千与千寻》
一直喜欢这部电影,第一次看时就感觉很特别,然后现在有空也会再看,感觉特别有体会。电影里碧蓝的夜空,澈亮的海水,孤寂的少女,无闻的陪伴,炽热的守护,坦荡的情意,都应该属于夏天。也只有夏天能配得上千寻的旅程。如果要给《千与千寻》定性,那它会是一部成长电影,或者说是寻求自我的电影。千和千寻是同一个人,只是汤婆婆觉得拗口,拿走了一个字,女孩就忘记了自己曾经是谁。忘记是件好事,尤其是忘记自己是谁,那将意味着重新开始,重生。她从一个爱哭的小女孩变成了父母命运的拯救者。她像风雪踏过春野一样,迅速的成为了另一个人。一个更好更丰富乃至更完整的人,一个英雄。千寻在成为自己的英雄的历程中经历了太多。
体会:影片开始部分,千寻的父母带着她乔迁新家,这一段隐喻:人在这个世界上处处需要适应他人的规则,也让他人适应自己的规则。比如千寻的父亲喜欢开快车,千寻和妈妈就得忍受,千寻的妈妈喜欢轻松的观赏美景,就让千寻不要紧抓她的手臂。父母俩都想去房子里面看一看,千寻害怕,那你就留在车里。大部分时候抗议无效,只能选择兼容。这也是日本人教育小孩与我们国人教育小孩的不同之处,全程就没把小孩当成小孩,他们更多的是关注自己的内心和感受,而小孩子你从小就要学会适应社会的规则,适应与他人相处的兼容。
不要贪婪:千寻父母吃了供奉给神明的山珍海味时,变成了两头猪。人不要贪婪,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不要在诱惑面前迷失了自己,否则,最后被诱惑所摆布,再也找不回原来的自己。
朋友间的信任:当千寻一个人走在阴森森的街上,孤独无助时,出现了小白龙,她的父母变成了猪,她必须要独自面对这个陌生的“汤城”好比我们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要独自抵抗风雨一样,小白龙就是我们进入社会的第一个朋友,我们要学会信任,并且你会知道:当你远离父母,身陷“社会”中,朋友有时候比父母更能帮助你。
不要忘记自我:签订协议时,汤婆婆拿走了千寻的名字,一旦千寻忘记自己的名字就再也回不到过去的世界。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自己是谁,忘了自己要做什么,忘了来路,忘了初衷。
自我救赎: 尽管小白龙保护了千寻,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和无奈,当小白龙外出的日子,千寻都得靠自己在这光怪陆离的“汤城”活下来。她不怕苦不怕累不抱怨,勇敢坚强,连汤婆婆都忍不住表扬她。当小白龙受伤,她不顾一切的前去相救。她找到了自我也完成了救赎。
无论千寻还是千,都是一个人,同时,也是我们每一个人。
上一篇:你们小时候干过最蠢的事是什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