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雍正王朝》中八王议政时,如果老十三不出现,雍正会有应对的方法吗?
雍正,八爷,王爷《雍正王朝》中八王议政时,如果老十三不出现,雍正会有应对的方法吗?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参与密谋的成员阵容除了八、九、十王爷,四个旗主王爷,还有隆科多以及八王党的几个主要骨干,可谓阵容强大。如此强大的阵容之间相互串联走动,说是密谋,不如叫公开背叛,只当是雍正不知道罢了。想想便可知道,康熙陵陪同十四爷守灵的几个宫女太监说闲话,雍正帝都能打听的清楚,那么大的密谋串联岂能做到无人知晓,而且有些谈话并没有回避府中的下人,八王党的密谋未免太自信,八爷也不免过于狂妄!
朝会的地点选择,似乎也暗示了雍正早有准备。朝会选择在畅春园,而不是在太和殿。那是因为在紫禁城布网,动作太大容易引起对方特别是隆科多的注意,选择在畅春园,调兵密布则可以避开九门提督的视线。
朝会刚起争端,雍正便令图里琛调两棚御林军来,有必要吗?我看可有可无,还没吵几句嘴就说叫人,未免太唐突了吧。图里琛回应,御林军被隆中堂带来的步军衙门的人换防了。事实上,雍正帝要的就是图里琛释放失去军权的信号,好让八爷党速现原形。
而此时,雍正帝担心的事情只有两个,其一:老十三的安危,八爷党会不会在逼宫前先做掉或者挟持老十三。其二:不想再重复武力强力镇压清流的故事,这样只会落个暴君的名分,对新政的推行有弊无利。他寄希望于言论上首先获胜,武力才好实施。所以他伤心于满朝文武作壁上观,欣慰于张廷玉挺身而出。在张廷玉一番慷慨陈词后,文斗获得胜利,雍正与睿亲王都罗之间有了眼神的交流,似乎在向对方暗示:结局圆满!
老十三的到来,只是打消了雍正第一个顾虑的。而十三爷不知道的是:八王党将要准备逼宫,所以,弘昼告诉他旗主王爷的参将共管了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的防务,他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把军队稳住,为了严密起见,让弘昼保密。这着实让雍正担心了一场,他慌忙问:你十三叔不会是被什么人挟持了吧?所以此次钓鱼执法,雍正并没有提前知会十三爷,而与雍正帝布网的主要角色就是图里琛。为什么没有老十三参与,我想也有几个原因。首先是身体健康原因,此时的十三爷已经病入膏肓,勉强支撑;其次雍正皇帝也想消弱十三爷的影响力,皇帝终究是皇帝,命运绝不是一个王爷所能决定得了;再次,钓鱼执法毕竟是歪门邪道,知情之人越少越好,且十三爷向来光明磊落,不善于行此手段,更何况是亲兄弟,倘有怜悯之心必然会坏事。
而十三爷的到来,只是给了八爷党以及隆科多一个失败的假象。他们以为败给了老十三,其实在之前,他们就败了。八爷向来狂妄自大,用康熙的话来说就是假仁慈。他自信于自己的才华,自信于多年来以所谓仁慈笼络的人心。归根结底还是格局太小,岂不知天下之事自古便是名利难两全。即想落下个世世传颂的美名,又想主持大局,权欲熏心,而不乏中饱私囊:奈天下苍生何!反观雍正在此事的手法尽管偏于狡诈,可是他手里举着的是正统的大旗,心里盛着的是天下的黎民。而八爷心太狠,他不像年羹侥——只想巩固自己的实力和地位,他要的是雍正下台,他想的是做周公。所以八爷如此的格局,注定要失败。只落得诨名:爱新觉罗•阿其那。
此事之后,十三爷薨……图里琛依然深受雍正器重,先后参与了江南护驾宝亲王,畅春园鸩杀弘石两件大事。假使八爷党逼宫之时,图里琛真的被隆科多控制了,那么如此重大的失职,恐怕早就消失在雍正的视野中了……而在李卫殴打曾静之时,宝亲王弘历一口气革职了数名刑部高官,罪名是:围观取乐……雍正帝默许,似乎想起了八爷党逼宫那天,澹宁居里站着的那些作壁上观的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统一建州女真各部族,接下来需要有一个政治利益均衡的议事机制,于是建州女真各部族遴选出贝勒出席努尔哈赤主持重大议事会议,这种重大事件需要十大贝勒商议的机制一直持续到皇太极时期,皇太极为了中央集权废除了这种意识机制,伴随着清军入关后夺取大明江山,治理庞大的国家需要八旗制度为基石来运作,摄政王多尔衮聚拢亲信旗主王爷重新调整所谓八王议政模式,这种政治上的设计如同英国现在议会中贵族院一会一样是仪式上的没有太多本质上意义。
康熙擒鳌拜后开启亲政,他废除辅政大臣制度开始大权独揽,为了便于工作只留下了尚书房作为票拟的秘书机构,尚书房大臣由六部尚书和亲贵大臣及王公贵族组成类似明朝内阁,康熙是一个非常善于驾驭臣党的君主,他一手在自己的内阁中扶持起明珠和索额图两大臣党,臣党的背后是太子与八皇子及四皇子为首的八王夺嫡之争,前朝的纷争让后宫也不得安宁,康熙皇帝一生丰功伟绩却留下一个吏治腐败和国库空虚的江山,冷面王胤禛扛起千斤重担开启了改革模式,胤禛的改革渗透到了土地制度和官吏改革层面及权力分配等,雍正王朝十三年改革触动了大地主和贵族的根本利益带来了巨大隐患。
雍正王朝的改革产生重大影响,八爷党利用既得利益集团对新政的反感掀起八王议政的政治行动,胤禛面临严重的挑战,他没有太多的准备,八个铁帽子王带兵入京接手了蓝田大营和丰台大营军营,与此同时九门提督隆科多倒戈八爷党阵营,这个局面让胤禛五内俱焚,他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脑袋里第一个想到的是老十三,老十三在哪里呢?三朝元老张廷玉站出来讨论八王议政,他讲述八王议政的渊源,可是没有军权的他并没有震慑到八爷党的野心,不过在道义上给了胤禛极大的支持和喘气的时间。
那么清朝的京畿地区的防卫是什么布局呢?胤禛为什么没能有力控制这个布局呢?清朝京畿卫戍部队最早设置于顺治元年,由京营八旗卫戍部队负责。最早京营八旗分方位驻防于京城,其中正、镶黄旗驻守于北方;正、镶白其驻防于东方;正、镶红旗驻防于西方;正、镶蓝旗驻防于南方。具体驻防配置分为左右两翼,拱卫京师。左翼自北而东而南,镶黄旗在安定门内,正白旗在东直门内,镶白旗在朝阳门内,正蓝旗在崇文门内;右翼则德胜门有正黄旗,西直门有正红旗,阜成门有镶红旗,宣武门有镶蓝旗。
这其中,侍卫亲军及内府三旗由领侍卫府统领,领侍卫府设正一品领侍卫内大臣6员(上三旗各2员),辖一等侍卫69人,二等侍卫168人,三等侍卫333人,四等侍卫若干,蓝翎侍卫90人,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汉侍卫若干,侍卫亲军共995人。这些侍卫分驻各处,其中乾清门侍卫分六班轮宿,每班30人,称为内班;10人宿中和殿(另散秩大臣一员);30人宿太和殿(另侍卫长3员),称为外班。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