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水稻的分蘖发多了,后期该如何管理?如何防止后期水稻倒伏?
水稻,株距,行距水稻的分蘖发多了,后期该如何管理?如何防止后期水稻倒伏?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水稻的分蘖发多了,后期该如何管理?如何防止后期水稻倒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在水稻稻秧插下田的那一天起,在水稻谷种直播下田的那一天起,看着田里的稀疏的稻秧,看着田里痩瘦的秧芽,心里就盼,早点发棵、早点分蘖、多多分蘖吧。
这是我们稻农正常的期盼,正常的希望,谁不希望插下去只一根,播下去只一粒,能发展到满满的一棵呢?
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物极必反,乐极生悲,水稻分蘖也是这样:移栽时,直播时,也许为了增加单位面积的植株数,以增加亩产,行距密,株距也密。现在分蘖多了,那就更密了。
一旦株距和行距过于紧密,势必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水稻无法接受阳光照射,不能很好的进行光合作用。一旦株距和行距过密,就行成了常常所说的密不透风。
水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通风透气,就生长困难,容易发生病虫害,许多分蘖变成了无效分蘖,变成了争夺阳光、争夺空气、争奇养分、争夺水分的无效分蘖了。
如果无效分蘖太多,稻禾会因见不到阳光,得不到空气,引发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等等多种病虫害,严重时稻禾会软化、会枯萎,会倒伏,届时,水稻就反而会减产减收。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应立即果断排水晒田,控制水稻根系继续发展,控制根系继续往上输送营养,让那些后期分蘖的支芽得不到营养而结束生长。
在出现了分蘖过多的情况后,要把稻田里的水彻底排放干净,让水田充分接受阳光的晒烤,要把稻田里的泥晒白、晒裂口子。到了控制住了继续分蘖,田间再灌溉不迟。
后期最好是采取浅水勤灌,或者干湿交替的灌溉方式。
一旦分蘖过多,后期既要合理灌溉,更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特别是啃食水稻茎管的稻飞虱,更是不能大意。
一旦分蘖过多,田里密度过大,肥料的管理更要科学,切勿施撒过多的氮肥,氮肥多了,水稻就会恋青,本来就密的水稻,如果再恋青,那就给倒伏创造了条件。
水稻如果因分蘖多造成的密度大,最好是让水稻瘦一些,瘦一点,反而可以抗病虫害,可以抗倒伏的。
我是一生做好人,稻谷是农作物中的珍品,是每一位生命中始终都离不开的食物。让我们一同学习和研究水稻种植中碰到的种种问题。也愿我的回筨对您有所帮助。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