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考研择校应该从哪些方面考虑?
学校,院校,同济考研择校应该从哪些方面考虑?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二类(B区):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0个省(区)。
每类地区考研要求分数线(俗称国家线),是不一样的,英语、数学、政治、专业课,单科均有国家线,总分亦有国家线。一般情况,一区国家线高于二区。相应地,报考院校在一区的考生称为A类考生,报考院校在二区的考生称为B类考生。调剂时报考A区的同学可调剂到B区。很多理工科调剂至二区“小清华”的昆明理工大学。
选A区与B区,关键在于未来的定居地有关,和你的人生规划有关,选择A区的考生居多,但也不排除混学历的,也可以选择B区一些过国家线就要的学校,但这样的学校A区也有,唯一区别就是A区国家线会高一点。
二、院校
总的来说,985、211还是厉害的。按照学校实力划分985>211>双非;A区>B区。除非一些特定的行业,考虑学校专业的实力,大部分还是看是否为211、985。
知名“双非”学校
全国1200余所本科院校,39所985,112所211。所以有1100所左右的双非大学,但一本并不多。而且211大学并不都是顶尖名校,全国百强,其中也是优劣混合,参差不齐。有水平低者在五百名之外,甚至不如长三角地区的二本院校。
而双非大学中优秀者也有不少,可以比肩一部分211大学,让我们来看看是哪些。
理工类高校: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武汉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燕山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
综合类高校:江苏大学、扬州大学、湘潭大学、湖北大学、深圳大学。
三、专业
要考虑所选择的院校是否有目标专业,以及目标的专业的强弱等。
事实上,院校与专业的搭配选择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讲,名校名专业考取的难度很大,就业前景很好;名校一般专业考取的难度较小,就业前景也很好;一般院校名专业考取的难度较大,就业较好;一般院校一般专业,考取的难度较小,就业前景一般;同学们可以参考这些特点,灵活的选择。
另外,考研目标院校的选择一定要量力而行,要确保有机会考上,如果选择的学校很好,但考取的概率几乎等于零,这就没有意义。这一点与第二点似乎有些冲突,其实并不矛盾,理想的目标院校应该是个人能力与个人抱负的交叉点上。
除了上述三大点,还要考虑到成功率。
成功率涉及到很多因素,包括自身实力、目标院校的招生政策、录取比例、分数线、导师因素等等,如果对目标院校进行彻底的分析,那将对整个考研的成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像很多院校都有热冷之分,或者有的学校推免名额多,留给考研的名额就少,考取难度相应也会加大。还有招生人数过少的高校,考取率较低,都应慎重报考。
四、其他因素
1、自身实力
考研初试最重要的科目之二,数学!英语!这两科目是考研必考科目,也是我们从小就学习的科目。在读研做项目、写文章时也是经常需要用到的本领,阅读外文文献或论文数学建模等。这两科将直接决定你的高度。
2、拟招生人数和推免人数
拟招生人数和推免人数同等层次学校就尽量选择拟招生人数多的,上岸的几率会大点。
3、分数线和拟录取名单
分数线和拟录取名单不要参考拟录取名单最后一名的成绩,这样风险比较大。一般看录取名单的中位数同学的成绩,如若和你定的目标分数差不多就可以。还需要关注是否招收调剂,这个从考生编号就能看出来,如若存在调剂就说明没招满,那你考这所院校的竞争就相对较小了。
4、报录比
报录比就是衡量所报考院校的竞争是否激烈,因此对考生非常关键。
5、其他信息收集能力
这个学校的专业课好收集不,考研复试黑不,保护一志愿不?保护本校不?歧视“三本”或者“大专”不?这些都是你要考虑的因素,不然努力高分进去复试,却惨遭黑手。一般来说,好学校,专业课会压分,‘差’学校的专业课都很水,这样总分才好看、均衡。
还有一些同学会问,我到底该报学硕还是专硕?
1、考试科目学硕考英语一,专硕考英语二,比较而言,英语二比英语一简单,也有部分专硕考英语一,具体可以参考院校招生简章;学硕考数一、数三,专硕一般都要考数二。
2、学硕一般读3年,每年学费8000左右,专硕一般读2-3年,学费每年2-3万左右。看各个学校的具体要求,奖学金要求也不一样,具体参照各个学校的招生简章。
3、录取人数学术型的要求高,名额少,专硕录取人数稍微多一点。目前也差不多了。报考专硕与学硕人数基本差不多了。
4、含金量专硕重实操,学术重研究,都各有千秋。读博与学硕、专硕没有直接联系,只要你研究生阶段SCI、EI和核心论文发的多,一切都不是事!公司招聘一般不看学硕还是专硕。
5、毕业要求一般学校都有论文要求,原则上专硕要求低于学硕,但专硕要提交专业实践活动。考研界对于择校问题,流传着有一些诸如三跨、旱区、水区等一些说法。
这里先简单的说说这些东西:
A、【跨学校】关注考研的考生都知道,考本校是最安全的选择,具体细节不需要多说,大家都心知肚明。反之,跨学校就意味着初试不仅要和全国考生竞争,复试还要和占尽优势的本校考生PK。
B、【跨地区】关于跨地区的问题,就不得不说传说中的旱区和水区。
旱区:改卷过程基本不放水,改卷严格(北京、上海江苏以及浙江等地);
水区:适当放水,改卷标准较宽松(黑龙江)
还有一点可能会有同学们不清楚,就是自己的考卷在哪里阅卷的问题,举个例子:如果你是河北考的初试(在河北省考试,户籍不一定是河北的),如果报考的是清华大学,那么你的考卷就是在北京被阅卷(极旱区)。
其实大可不必在意这些,因为水、旱地区的分数只会对有院校调剂需求的同学有影响,毕竟旱区同学分数会比同等水平的水区考生低10-20左右。对于正常考生,大家都是在和同为旱区(或水区)的同学们竞争,改卷标准是公平的。
C、【跨专业】即使大学没怎么学习,但是通过耳濡目染,个人在本专业上的积累还是要远远高于其他专业的同学的,毕竟隔行如隔山的说。反之亦是如此,如果选择报考其他专业,难度可想而知。一般理工科跨考文科较多。
最后,有同学问:暑假结束我还没有选好学校,怎么办?
不要着急,只要还没有开始报名,你都改学校的可能。还有时间考虑、犹豫。无论考什么学校,就专业而言,公共课都是一样,因为是教育部统一命题,现在要做的就是把数学、英语强化,顺便开始准备政治了。
如果有想了解更多关于考研资讯的,欢迎给事儿姐私信留言哦!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