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钓鱼双飞是不是鱼儿同时吃食?有何技巧能做到钓鱼双飞?
双飞,双钩,鱼儿钓鱼双飞是不是鱼儿同时吃食?有何技巧能做到钓鱼双飞?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
边钓边养窝,养窝就是留鱼,鱼留得越多,才会越钓越多,鱼儿出现“抢”食,自然双飞的现象也多。
3、在竞技比赛中钓快鱼的时候
竞技钓比赛中,为了快速钓尾数,高频率的抽杆作钓,良好的饵料状态形成一个雾化的窝子,会引诱成群的小鲫鱼哄抢钩上的饵料,时不时的出现双飞。这是比赛的钓鱼人,故意营造的一种效果,有利于最终的成绩。实际上,也必须小鲫鱼因“抢”食,才可能双飞。
小结:只有窝子里成功的诱来成群的鱼儿时,出现鱼群“抢”食,才可能出现双飞。因此,出现双飞的首要条件就是鱼多抢食。
三、让口是双飞概率多的必然结果
从上述的几种情况里,我们获知了,双飞是因鱼多抢食造成。在过去的实际垂钓中,同时出现咬钩造成双飞的状况肯定有,但是绝对不多。鱼儿咬钩始终有时间差。一个前一个后。如果我们始终抓漂相的“灵”,见信号就抓口。那么,双飞的概率肯定非常稀少或者没有。
所以,在鱼儿一前一后的咬钩,这个非常短暂的时间差上,巧合了钓鱼人有时让口(犹豫),就给了后一个鱼儿咬钩的机会,所以就必然会出现双飞的结果。还有一种情况是,我们有时提杆途中,水中另一条鱼儿追食而造成的双飞,追食同样也是抢食,同样需要时间差。因此,让口是双飞概率多的一个必然条件。
四、一点建议:顺其自然,不错失良机
个人感觉,我们在钓鱼过程中,应该以见到鱼口信号不放过为原则,先入护为安。出现双飞固然很好,但是我们也不放过不是双飞的鱼口,一切顺其自然,步步为营,按照自己的频率去钓鱼,说不定最后的收获一点也不低。
五、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对哪些条件下会出现双飞,进行了一些归纳分析,并从分析中获知了双飞的前提是鱼多“抢”食时,才可能会出现双飞。在鱼儿“抢食”钩饵时,一前一后的时间差上,还需要巧合钓鱼人的让口或犹豫,才会出现双飞的必然。因此,让口是出现双飞的最大因素,也就是题主所说的“技巧”。希望这个回答能帮助到钓友,我是筏无止境。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为了提高“双飞”的概率,我们必须留出足够的时间让两个鱼钩上的鱼同步吃口中的鱼饵,所以此时抓口不是首要目的。想象一下,一旦信号出现,如果我们举起杆子,那多半是一条上钩的鱼。结合这一需求,我们可以在调整浮动时将其调整得稍微迟钝一些。目前,在野外捕鱼中漂浮的方式是在水中捕鱼时将两只眼睛放平。两个鱼饵在水中的状态是一个鱼钩位于底部,另一个鱼钩接触底部,这是一种稍微钝的漂浮方式。
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两条鱼会同时吃它们嘴里的诱饵,而野生鱼的觅食习惯是低着头吃诱饵,所以躺在下钩底部的诱饵会优先被鱼发现并开始吮吸。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底长子线躺在较低的钩子是弯曲的,并且浮子可能不会立即显示信号。这时,如果有鱼从窝里出来,它只能开始吮吸钩形诱饵。然而,与鱼钩相对应的短子线处于垂直状态,这将直接接触主线以拉动浮子,当浮子出现时,鱼杆被提起,鱼被上下鱼钩一起捕获。其次鱼饵具备较好的附钩性,能够短时间留鱼。若下钩的饵很轻易被鱼吸食后就会扭头游走,此时浮漂出现信号,提竿便只有下钩中鱼,上钩还未来得及有鱼来吃。
众所周知,打窝有两个目的,即聚鱼(诱鱼)和留鱼。简单地说,我们用食物来吸引鱼到指定的位置,并通过吃东西来停留一段时间,这正是我们钓鱼的黄金时间。为了让鱼在两个鱼钩上都吃,一定密度的鱼是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解决捕鱼的问题。一个是找到一个鱼巢,也就是说,找到一个鱼相对聚集的钓鱼地点。在冬天,像倒下的树和草洞这样的地方是传统的鱼聚集点。另一种是提前打窝。因为冬天水中的鱼活动少,我们喜欢筑巢。我们可以提前半天筑巢,以便留出足够的时间让鱼进入巢中,即使窝料被吃完,也不会快速离开。
我们还要避开截口,接口的意思是鱼饵入水后还没有就位(到底)即被鱼抢食入口,反应在浮漂上的动作是浮漂迟迟不就位,横躺在水面,或者被斜拉快速移动,一般中上层鱼比较喜欢截口,例如白条、翘嘴等。如果我们的目标鱼是底层的鲫鱼,就需要饵料避开中上层鱼类,快速到底。
上面四个技巧是相互关联的,并不是独立成立的,也就是说需要同时应用才会有效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是没有技巧的,两个钩主要是为了增加上鱼率,能够双飞,第一是运气,第二鱼密度比较高,主要就是这两种情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双飞不双飞,看鱼的心情。我不刻意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可能同时,也可能一前一后!
上一篇:如何看懂柜子图纸?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