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经常口干舌燥,是怎么回事?
口干舌燥,津液,口干经常口干舌燥,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经常口干舌燥,是怎么回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经常口干舌燥就是火,一个是实火、另一个是虚火,一般脾胃的火多是实火,肝胆和肺的火多是虚实夹杂,心火和相火多是虚火,无论实火和虚火都会造成口干舌燥,体内有热就需要用水来熄火,可是这种内里的火并不是一般水就可以熄灭的,需要身体中的津液才可以治疗口干舌燥。
心为阳脏属火,心开窍于舌,心火亢盛就会煎灼津液使津液减少,就会造成口干舌燥,与心情急躁和肾阴不足、心肾不交有关,可以用滋阴降火的方法治疗,用六味地黄丸和黄连阿胶汤都有效果。
脾胃火是由于饮食不节,过食辛辣刺激的食物造成胃中郁热,或者外感入里化热形成胃热,脾胃开窍于口唇就会使口唇干燥,可用清热泄火的方法治疗,用药有大黄、枳实、蒲公英、黄芩、黄柏等治疗。
肺中有热是由于外感入里化热或者胃热熏蒸肺叶而损伤津液,肺主津液、热伤肺液就会使津液减少发生口干舌燥、喜欢饮水,但是并不解渴,可用清热降火和滋阴的方法治疗,用药有:玄参、芦根、麦冬、黄芩、知母、杏仁等治疗。
肝郁化火主要与情志有关,肝胆的疏泄太过,造成肾阴不足、相火上攻,肾之液为唾液,因此唾液减少就会口干舌燥,可用清热泄火的方法治疗,用药有龙胆草、栀子、枳壳、茵陈、虎杖等治疗。 总之所有的火都会造成人体津液的不足而发生口干舌燥的症状,但是这些火并不是多喝水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把喝下去的水变成津液才会被人体吸收,这就需要把上面的火往下降,使肾阴往上升才可以引火归原,唾液增加自然就不会口干舌燥了,有这些症状的人可以经常喝百合、绿豆、莲子、生薏仁、麦冬、沙参、乌梅汤,也可以喝贡菊、清茶,吃西瓜、梨、黄瓜、葡萄、苦瓜等,都有滋阴降火的作用。 相关搜索 黄芩 枳实 虎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口干舌燥,从经典派中医的六经辩证来看,多见于阳明病,阳明属里了,里热,临床所见还没到不大便的承气汤证,治疗多以辛寒折热,禁用汗法,和下法,这是治疗的大原则了。口干舌燥的同时,往往还伴有其它不适,由于在生活中慢慢形成的,患者自己也适应了,其它不适感觉不到了,只有靠问诊获得。临床来看,有以下几种不适:
1.口干舌燥伴有多饮,喝水多,有的患者喝很多水,还是渴,舌苔黄燥,这个情况是热在气分,热盛伤津,津液不布导致的口渴了。这种往往服用《白虎加人参汤》辛寒折热,益气生津。经方嘛,见效很快。
2.早上伴有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心情郁闷,也或有干呕,憋闷,胸胁满,或咳,渴。观察自己的舌头,舌尖舌边红赤,或偶有头晕,口干舌燥。这种最常见,由于现在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情志不舒,不开心,那么少阳胆腑郁热,时时的传阳明,也就是属于少阳阳明病了,体内这个病理现象持续的存在,也会长期的口干舌燥,这种情况,我在临床根据详细辩证,选用《小柴胡汤》加石膏。或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大柴胡汤》
3.阳明太阴并病或者合病的也较多,口干舌燥,不大喝水,或者口渴不欲饮水。这种是太阴湿邪,阳明有热,阳明之热时时的传太阴,导致患者大便出头硬后面溏,大便不畅,舌面布满舌苔,舌苔胖大,舌质红,这种就是医圣所定位的脾约了,选择《麻子仁丸》也可以选择汤剂,更快。
口干舌燥,往往合病,并病,表现的复杂,但是从六经来定位,又总是简单的,而且经方都是速效的,辩证准确,选方精准,都会速效解决问题。口干舌燥,里热重,每每受寒感冒,从中医角度治疗是不同的,必须结合清热,生津。只要抓住六经这个主线,在复杂的病都能清晰明了。愿大家在六经辩证中受益。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口渴尿多的人闭着眼治胃寒就行, 因为水进了胃,温度低水分向上蒸发得少,自然感到口渴 水往低处流自然尿多,其实中医很多都是简单物理学 ,只是医生不去思考而已,舌燥说明上焦火下不去,大部分也与胃寒有关,胃寒造成中焦雍堵,肺的肃降功能受阻,发展下去便是阴虚,阴虚发展下去便是血虚,最终结果是阴阳双虚。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做一次全面体检,重点是“糖”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口干舌燥是胃阴不足。或者肝火旺,肾阴不足。能吃饭但是不胖。口臭。舌苔黄腻。或者舌红无胎。或者舌裂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