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雍正王朝》中八阿哥胤禩能力不差,为什么会失败呢?
阿哥,康熙,太子《雍正王朝》中八阿哥胤禩能力不差,为什么会失败呢?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九子夺嫡”事件贯穿于康熙皇帝的晚年,可能他最开始的目的只是单纯想锻炼皇子阿哥们办事的能力,谁能想到这些儿子个个非龙即虎、能力不凡,在他的有意纵容和默许下参与朝政,不想却酿成众皇子结党斗争、夺嫡的局面,让年老的康熙几乎不能控制。
参与夺嫡的皇子主要围绕太子、四阿哥、八阿哥之间展开较量,他们分别是“太子党”、“四爷党”、“八爷党”,大阿哥胤禔最早参与夺嫡,结果在一废太子风波中早早下线,三阿哥胤祉通过修书获得一批仕林文人的支持,但始终势力薄弱。一废太子后,“八爷党”势力遍布朝野,再加上八阿哥本身能力不差,一时间“八贤王”胤禩众望所归,似乎太子之位也手到擒来,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八阿哥却接连遭受康熙皇帝的不断猜忌、打压,迅速从巅峰中掉落下来。
作为康熙皇帝有数的几个优秀皇子之一、“八爷党”的精神领袖,《雍正王朝》中康熙皇帝难道从没有考虑过立他为太子?为什么会猜忌打压他,八阿哥又为什么最终夺嫡失败?接下来我试着为大家分析一下:
对待国事趋利避害,不能勇于任事
在《雍正王朝》开始阶段,四阿哥胤禛受太子举荐赴江南筹款赈灾,通过“勒索盐商”成功完成了差事,得到康熙皇帝的嘉奖被封为雍郡王。康熙皇帝因黄河发大水之事有感于国库亏空,决定派一名皇子追缴国库欠款,谁能接下这个差事并完成它,加封他为亲王爵位。
康熙老爷子之所以许诺下如此高的赏格(此时除了太子和刚刚加封的雍郡王,众皇子大多是贝勒、贝子爵位),一方面是国库欠款涉及到部分皇子阿哥和大大小小的官员,追缴起来确实有难度;另一方面希望能有皇子主动站出来办好这件差事,为国分劳,为君父解忧,同时也有考察各位皇子的意思。
如果八阿哥聪明,这个时候最应该站出来接下这个差事,因为户部此前是由八阿哥主管的,现在国库出现这么大的亏空他绝对有责任,再加上前面御前会议上明知国库没钱,还信誓旦旦建议康熙老爷子拨款拨粮,给康熙老爷子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可八阿哥不但没有抓住机会扭转坏印象,反而打算“祸水东引”。
关于要不要接下这个差事,“八爷党”内部是有过讨论的,九阿哥、十阿哥赞成接下这个差事,毕竟刚刚四阿哥因办差得力获封郡王爵位,瞬间兄弟之间有了地位高低,很是不服,再加上亲王爵位太过诱人,十四阿哥则表示:“这件差事很难,就算完成了还不得得罪了大大小小的官员,这个亲王不当也罢。”
八阿哥同意了十四阿哥的说法,怕得罪大大小小的官员,破坏他一贯好人缘的形象,于是果断放弃了这个为国分劳、为君父解忧的机会,先是在朝上主动请辞了主管户部的差事推卸责任,其次举荐四阿哥主管户部并追缴国库欠款的差事,打算“祸水东引”,对于八阿哥的小算盘康熙老爷子心知肚明,所以没有当众表态,而是说问问四阿哥本人的意见再做计较。
以利益结党,以宽仁收买人心
在《雍正王朝》中不难看出,九阿哥是“八爷党”的钱袋子,因为江南巡盐道任伯安就是九阿哥的门人,还有任伯安的弟弟及小舅子刘八女经营的江夏镇,他们都为“八爷党”提供源源不断的银钱支持,他们大量的银钱从哪里来的?不是贪污受贿、勒索盐商就是巧取豪夺百姓得来的,他们以九阿哥和“八爷党”的势力为朝廷靠山,九阿哥则以他们为门下走狗大肆敛财,然后用来为八阿哥夺嫡造势,还有“押注”八阿哥的朝中官员,是事实上以利益结党的关系,对于这些见不得人的勾当,难道康熙皇帝不清楚,只是因为事情没有影响朝局而隐忍不发罢了。
八阿哥胤禩因生母出身卑贱,所以从小敏感世故,再加上为人机智聪慧,逐渐养成了亲切随和的待人之风,与八阿哥年纪相近的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都愿意亲近他,在八阿哥成年开始办差后,也因他待人亲切随和受到很多大臣的交口称赞,“八贤王”之称由此而来。
因国库亏空严重,康熙皇帝决定指派一名皇子追缴国库欠款,一下朝官员们纷纷往八阿哥府上跑,连魏东亭魏老爷子也在其中,大家都想让八阿哥接下这个差事,为什么?因为八阿哥是贤王,平日与他们亲近又待人随和,追款肯定不会追得那么紧,说不定还能包庇他们,尤其是“八爷党”官员格外兴奋。
可注定让他们失望了,八阿哥对待官员确实亲切随和、平易近人,时刻保持他“宽厚仁慈”的贤王形象,正因如此,他才不敢接下追缴国库欠款这件差事,这样不但得罪了所有欠款的官员,他“贤王”的形象也瞬间崩塌。在八阿哥举荐四阿哥追缴国库欠款后,官员们又都往八阿哥府上跑,向八阿哥讨主意,果然八阿哥又热情接待了他们,九阿哥还为他们指了一条明路:向四阿哥劝酒,使四阿哥碍于情面“手下留情”,真是处处为他们着想。
关于八阿哥以宽仁收买人心的剧情很多,如:八阿哥主管户部,为了拉拢示好官员,放任国库被大大小小的官员挪借一空;上书房大臣佟国维因串联官员推举八阿哥为太子,受到康熙皇帝当众责罚,八阿哥马上站出来为佟国维求情,将罪责揽在自己身上;十四阿哥和康熙发生冲突争执,康熙老爷子要杀了十四阿哥,八阿哥马上抱住康熙老爷子大腿,大喊着:千错万错都是自己的错,求康熙老爷子放了几个弟弟和举荐他的朝廷官员。真是时刻不忘替官员说话,不忘收买人心。
八阿哥以利益结党,谋得是私利,不但不利于国家还坑害百姓,以宽仁收买人心,却是包庇、纵容官员,导致吏治败坏,国将不国,这些康熙皇帝都看在眼里。
夺嫡不择手段,失去康熙皇帝圣心
“追缴国库欠款”事件太子是最大债主,接着卖官收受贿赂还债,“刑部冤案”太子又牵涉其中,一方面康熙皇帝决定借查清此案以整顿全国司法衙门,这样太子有可能受牵连导致被废;另一方面康熙皇帝让皇子来查此案,有进一步考察皇子的意思。
四阿哥和八阿哥都主动向康熙老爷子请缨调查此案,康熙老爷子对他们勇于任事表示赞赏,但没有马上指定人选。关键时刻四阿哥却“装病”退出了,于是康熙皇帝在与大臣商议后决定以八阿哥为主、十三阿哥协助办理此案,八阿哥不愧“八贤王”之名,能力非凡,没用多长时间就将此案破了,还背着十三阿哥“诱审肖国兴”将太子的罪名也坐实了,成为导致太子被废的原因之一。后来康熙皇帝发现了“诱审肖国兴”的真相,痛斥八阿哥“其心可诛”,八阿哥大失圣心。
四阿哥为什么会“装病”退出,正如邬先生所说:刑部冤案”告破之日就是太子被废之时,查清此案的人必然承担废太子的罪名,再加上太子当了三十多年的储君,君臣名分早定,以臣查君查案之人必将不容于康熙皇帝,也不容于天下。总之不能接下这个差事,不能让康熙皇帝怀疑你有夺嫡之心,从此成为重点盯防的对象。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