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离婚率升高是好现象吗?为什么?
自己的,儿子,孩子离婚率升高是好现象吗?为什么?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辩证看这个问题,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之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好现象!因为不在用老观念来衡量过去的标准了,意随心走!改革开放首先改变的就是观念!婚姻不要被道德绑架!自由选择自己的爱情吧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非常感谢你的邀请!
问题提到离婚率升高是好消息吗?
谈到离婚、对现今社会以是见怪不怪,可谓现在有这和状态!
离婚的比结婚的多!
打胎的比生孩子的多!
找小三的比谈男女朋友的多!
对于这种状况是好消息吗?妻离子散?苦的是小孩子与双方父母!你觉得会是一个好消息吗?
其实这是一种社会病态,但我们又无法遏制这种事情发生,只能跟随朝流人群当中去慢慢适应这种风气!
离婚、《为什么现在的感情如此不堪一击呢?》因为这个社会上充满了诱惑、欲望、权势、利益、虚荣心、攀比心态、每种都能让人放弃一切去追寻!现在的离婚不在像几十年前那样、会受到人的指指点点、说三道四、也不在像以前人那样人面溥、现在的人抗的住人在耳边的舌根、并能微笑的应对!脸皮厚了、原则变了!所以婚姻只是一件物品,不满意就换一个合适的!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更好的见解、欢迎留言讨论!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应该说“好现象”,但也不是坏现象。它象如(比方)市场经济的洪流,有些商品商家明确:本产品可试用也可包换包退。现在的婚姻也与市场经济接轨,选了用了不适合也可以退“货”,并且不违法还受法律保护。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对于整个社会发展来说不是好事,人们精神思想生活严重不稳定这是一种社会病,需要治疗!一个没有相互信任感,包容性,相互戒备的社会,一定是一个矛盾重重,隐患繁多的没有前途,没有光明,没有未来的社会,只能用昙花一现来形容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的一个朋友跟我吐槽,自己的婆婆来她家住,洗澡居然让25岁的儿子进去帮她搓澡。她儿子洗澡,她也硬要闯入去给他搓澡,“你是我儿子,我啥没见过啊!怕什么啊!”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别扭的事呢?
儿子与儿媳关系太过亲密,被婆婆看到了会不高兴。“人前别表现的那么亲密。”“就你们关系好,整天腻腻歪歪。”
在网上随手就能搜一大堆,为什么跟婆婆和老公在一起,总感觉自己的东西被抢了似的?
为什么你会有如此别扭的感受呢?
在传统中国式夫妻关系中,丈夫是天是地,是压在女性头上的山。丈夫往往觉得妻子的付出不值一提,理所当然。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妻子在家里的地位最低,常常自觉是外人。婚姻生活让人失望,丈夫是领导,是控制者,是一切的来源,需要顺从,需要赢得他的喜爱,那种感觉不是爱。更像是隐隐的焦虑和恨。儿子的到来扭转了局面。
严父一脸距离与训斥,要求儿子无条件的顺从与“听话”,不能忤逆。父子关系是完全对立的。母子之间的关系则是,儿子从小与母亲共生,更倾向与母亲统一战线。看到父母夫妻关系的不对等,儿子往往觉得母亲是受到压迫的一方,处处要替母亲出头,处处怕母亲受委屈——典型的弑父娶母情结。
母亲对于孩子,从婴孩时期的全面照顾母子共生,后期很多母亲依赖着孩子对她的依赖。享受着控制着安排着孩子的一切,一切都要服从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唠叨”,就像孩子的一个器官,代替孩子思考。
这种共生关系,随着时间的发展,从早期的健康属性转变为阻碍,越来越难以适应孩子的发展。很多母亲一辈子都是绕着孩子转,没有自我,一旦与孩子分离,就感觉被抽空了。很多母亲干脆抗拒分离,比如坚决要求孩子从外地搬回自己身边。哪怕孩子已经三十岁,母亲依然把他当三岁小孩看待,包办一切。而在精神分析中,无法分离是一种病。母亲永远不放手,孩子永远都无法真正成长为大人。精神永远没有断奶。孩子永远都有依赖感,害怕真正独立,感到自己的虚弱。孩子永远被母亲“护”在身后,永远无法长成真正的自己。这就是妈宝男的来由。
上一篇:若曹孙刘三家角色互换,老刘坐拥老曹地盘,老曹拥有孙权地盘将会怎样?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