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贾母为何不早早定下宝黛的亲事?
宝玉,贾母,黛玉贾母为何不早早定下宝黛的亲事?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二来,贾母多少也有些别的想头。贾母是老人精,许多事情,她看得很通透,比如说贾琏偷吃,她就劝凤姐和一干女人,不要计较这么些事,不值得。什么才是值得的呢?家族利益。她是黛玉的亲外婆没错,贾敏是她最疼的女儿不错,可是,她同时也是贾府的掌舵人,她得顾及家族利益。如果说最开始贾敏没死,这娃娃亲都说不定得下来,可惜贾敏死了,她把黛玉接到身边来教养,可是林如海又死了,林家这门当年的好亲事,以后还能给多少助力还不好说。这也是她犹豫的一个原因。
犹豫着,犹豫着,曹老先生等不及先走了,高鹗上场了,他让等了多年的林黛玉先走一步,贾宝玉也出家去做和尚了……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老太太还是以门当户对为重。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贾母 和王夫人 压根儿就没有撮合他俩成亲的想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贾母是主张宝黛接亲的,但是由于王夫人不希望宝玉娶黛玉,希望促成金玉良缘,并且鼓动元妃给贾母施压,所以贾母使出了缓兵之计,在清虚观打斋的时候,借张道士之口引出宝玉不宜早取这个理念,一方面让王夫人薛姨妈以及薛宝钗明白想让宝玉取宝钗现在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也顾全了元妃的面子,用这种温和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宝玉婚娶的看法。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贾府里,利益纷争暗潮汹涌,且人多口杂明枪暗箭防不胜防。老太太疼爱黛玉,知道自己的偏宠会招人嫉恨,反而容易给黛玉招致祸患,故她不愿过早为黛玉树敌使她成为众矢之的。
参考四十五回里,黛玉对宝钗说: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丫头两个,他们尚虎视眈眈,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况我又不是他们这里正经主子,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他们已经多嫌着我了,如今我还不知进退,何苦叫他们咒我。”
世外仙株寂寞林的黛玉尚知此理,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老太太又岂能不知。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在这个问题上,贾母没有主动权,最终她说了不算,真正说了算的人是贾政,而对于贾政,贾母无能为力。
具体理由如下:
1.贾宝玉娶妻最终拿主意的不是贾母而是贾政
贾府是钟鸣鼎食的大家族,宗族礼法高于一切。贾母虽然是贾府里唯一硕果仅存的老祖宗,辈分高,资格老,说话办事一言九鼎,对于她来说,做任何事都可以随心所欲,大家只有听喝的份儿。其实不然,表面上没有人能限制的了贾母,其实还一道紧箍咒在头上的。那是就女人的“三从四德”。
三从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贾母做为一个老祖宗,更要带头遵从礼法。在贾宝玉的婚事上,她可以暗示,甚至是可以命令贾政安排宝黛婚姻,但是如果贾政不同意,她一点办法也没有。因为从礼法上讲,在贾宝玉的婚事问题上,贾政是能管住她的。所以在强大的封建礼法面前,她不能轻易开口,更不敢以老卖好,强行促成宝黛婚姻。
事实上也是如此,贾宝玉的婚姻,一直就是贾政在做主的。红楼梦第七十二回发生的一件事情就是明证。
王夫人的丫鬟彩霞年纪大了之后,被放出去待嫁,王熙凤的陪房旺儿家的儿子看上了她,四处托人求亲。彩霞着急私下里让赵姨娘想办法,为了自己能有个臂膀,赵姨娘向贾政吹起了枕边风。贾政听了赵姨娘的话后说出这样的话:
“且忙什么,等他们再念一二年书再放人不迟。我已经看中了两个丫头,一个与宝玉,一个给环儿。只是年纪还小,又怕他们误了书,所以再等一二年。”
贾政一开口,事情就是拍板钉钉。这个细节表明,在儿子的婚姻大事上,最终的决定权是在贾政手里。
2.贾政看好薛宝钗而不看好林黛玉
从血缘关系上看,贾政其实应该是偏向于林黛玉的。毕竟他和林黛玉的母亲贾敏是一奶同胞,身上流的都是贾家的血液。但是从他的所作所为看,他其实一直倾向于薛宝钗。
林黛玉第一次进贾府,按照规矩登门拜访,没想到他避而不见,竟然斋戒去了。这极为不正常。林黛玉和贾雨村两个人是同一天到贾府。虽然是兵分两路,但到达贾府应该是同一时间内的。贾政亲自接待了贾雨村,却躲开了林黛玉的登门拜访。这应该是有意避之。
在对待薛家人的表现上,贾政的表现与接待林黛玉的情况截然相反。薛家母女到达贾府之后。贾政不仅亲自接见了薛蟠,还主动开口挽留,让薛家一家三口住进了梨香院。
上一篇:红木小物件该如何保存?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