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贾母为何不早早定下宝黛的亲事?
宝玉,贾母,黛玉贾母为何不早早定下宝黛的亲事?
发布时间:2016-1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黛玉的身体让人堪忧:毋庸置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黛玉到贾府后不久,发生了一件诡异的事情。薛姨妈带着薛蟠宝钗很快也就去了。说是有三个原因:一是送宝钗选秀,二是拜望亲戚,三是去统计算清楚自己家生意的账目。他们去了之后,受到贾政的邀请,就住到了贾府的梨香院。
不久,就传出了“金玉良缘”的说法。丫鬟莺儿说宝钗金锁和宝玉的通灵玉上面的话是一对儿。她一定会出去瞎说的。这说明,王夫人已经看出来贾母有意让黛玉嫁给宝玉,她是不同意的,因为她一直看不惯贾敏。然后很可能是她写信让薛姨妈他们快点儿来到贾府的。“金玉良缘”也是她们精心策划出来的。书中写得很清楚,他们进都中那一年,薛蟠15岁,宝钗13岁。(一直弄不清,选秀这件事,是真是假)
黛玉第一次见贾母的时候,就说自己有不足之症,会吃饭的时候就吃药。这说明她身体不很好。所以贾母想等等,等她身体健康了,再大一些了,宝玉也大了,再订婚。
宝钗去了之后,都两年了,薛姨妈也没有搬出贾家的意思,直到宝钗及笄,也就是15岁生日,贾母出了20两银子,让凤姐给她操办。这说明贾母想昭告众人,宝钗15岁了,该早点订婚结婚了。可以嫁人了。有这么大一个姑娘,不适合住在别人家里。谁知他们还是坚持着不肯离开。
贾母不想明确宝黛的婚事,也就是不想公开与王夫人和元春对立,毕竟宝玉的婚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贾母只是在等一个合适的时机。谁知道越来越难了,后来出现清虚观打醮,张道士提亲等一系列烦恼的事情,贾母也在忧心着。
总之,贾母,史家保龄侯之女,一生什么事情没见过,她是及其聪明睿智的,心思活络,总归是为自己的亲外甥女着想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结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宝玉的婚事的决定人是贾政和王夫人,贾母是祖母,没有直接决定权的,王夫人明显不喜黛玉,所以贾母希望先培养二人青梅竹马的情谊,以加重黛玉身上的筹码,到时候贾母看重加上宝玉心仪也许就能让王夫人同意了婚事。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大家好,我是冀东老李,《红楼梦》是我在很小的时候看的,那时只是看看热闹罢了,直到我长大之后从新看来一遍才感到里面有很大的学问。
在《红楼梦》这部著作中为什么贾母没有给宝玉和黛玉早早把亲事定下来呢,我觉得是应该出于两个方面考虑。
第一我觉得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年龄比较小,那时林黛玉才十五岁,贾宝玉也就十六岁,年龄还小,且宝玉的哥哥就是因为成亲太早,早早的就有了孩子,可不到二十岁就夭亡了,所以贾府以后就不在主张早成亲了。
第二可能是遇到老太妃之死,因为在小说第五十五回写到:“且说元宵已过,只因当今以孝治天下,目下宫中有一位太妃欠安,故各嫔妃皆为减膳卸妆,不独不能省亲,亦且将宴乐俱免。故荣府今岁元宵亦无灯谜之集。”到了第五十八回则写到:“谁知上回已表的那位老太妃已薨,凡诰命等皆入朝虽班按爵守敕谕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庶民皆三月不得昏嫁”。
这是“国孝”,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贾母是不可能让宝玉和黛玉成亲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再早也要有一个限度!林黛玉7岁左右去的贾家,那个时候岁数太小!《红楼梦》写到上半部分结束,里面写了贾家给薛宝钗过15岁生日,就是说林黛玉那个时候是I3岁,还是太小!古时候穷人家孩子订婚早,甚至有童养媳,有钱人家也是17左右才订婚的!《红楼梦》后半部分,林黛玉可能也是17左右出嫁。就是说前半部分结束,到贾家败落,可能还有三四年的时间!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贾母从来就没有打算让贾宝玉娶林黛玉,当然也就不可能明确他们的婚事。书中贾母曾两次明确的提到过贾宝玉的婚事都和林黛玉无关。一次是清虚观打醮,贾母让张道士留心给贾宝玉找合适的女孩子,只要长得漂亮家境穷富都没关系。为此贾宝玉和林黛玉还大闹了一场。第二次是贾母问起薛宝琴的生辰八字,意思是给贾宝玉提亲,结果因为薛宝琴已经许配了人家只好作罢。所以说贾母从来也没有打算把林黛玉许给贾宝玉的意思,其原因无外有两个,一是林黛玉父母双亡没有家庭背景,二是林黛玉身体不好,不是有寿的,所以贾母不会考虑到她给宝玉。
上一篇:红木小物件该如何保存?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