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建造一艘核潜艇需要多大的代价?
核潜艇,潜艇,造价建造一艘核潜艇需要多大的代价?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ps2:这本书是我小时候读的,好多内容都记不住了,凭着印象简单说一下吧,如有疏漏,请指出。另外不用担心泄密问题,其实我只是用情怀而不是用数据来说明这项事业的艰难而已。
===分割线===
核潜艇是一个国家核武库的核心装备之一,是一个国家能否成为举足轻重的强国的必要条件之一,所以关于核潜艇的技术,特别是核心技术,目前为止从来还没有被任何国家以任何名义对无核国家交流、共享过(最多也就是几个老流氓私下里互相套套话、放个风)。所以,在各自封闭圈子里成长起来的核潜艇特别是战略核潜艇也就继承了各个国家的基因和特色,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核潜艇的技术封锁有多严格。
那本描写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的书里,我记得有几个在核潜艇的研发、制造和试航的过程中能够体现出困难和风险的事件,跟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帮助大家理解所谓的难,究竟有多难……
关于“水滴形外形”
我们的潜艇师承前苏联,早期的潜艇都不是水滴形的。核潜艇长什么样,为什么长这个样子,科研人员手里并没有任何技术资料,后来是通过在美国买到的一艘核潜艇航模,让一位技术精湛的木匠倒模后,一次次的修改,一次次的进行试验,逐步积累数据,筛选出最优方案,最后才确定的外形比例。关于“某关键系统”我们的科研人员唯一的资料就是几张模糊的杂志图片,里边唯一能看到的,也就是几个控制柜的外形而已,都过中国山寨能力强,当山寨都没有参照物的时候,创新能力也就被逼出来了……
关于“潜射导弹”
限于经济实力的不足,研发的硬件条件很艰苦,科研人员是在一个普通的汽油桶里注水,然后用让木匠雕了一个缩小比例的木头导弹模型进行水下发射试验。(也不知道是不是一个师傅接的活)关于“如何确定重心”
核潜艇在水下潜航时,如果重心过高,很容易倾覆,也就是肚皮朝上了。而当时我国的科研院所和造船厂根本没有能力对重心进行准确的计算,所以最后没办法,才用了最笨的笨办法:所有材料上船前过磅秤,安装完毕后所有废材下船后再过磅秤,根据安装位置和重量一点点的计算出来对重心的影响。关于“舰员体能的要求”
核潜艇的舰员体能要求很高的,一般人窝在潜艇里几十天根本受不了。所以潜艇第一次长时间试航的时候,每一个参试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都要严格体检,然后进行体能测试。我单位有几个当时四十多岁的老前辈为了能够跟船试航,都是玩了命练习,差点累吐血,才勉强达标通过的。关于“世界第一的潜航时间”
中国人的设备可能不是最先进的,但中国的人是最具忍耐力和毅力的!所以我们在三流的潜艇里,硬生生的创造了其他国家至今无法超越的潜航时间,我没记错的话是潜航九十多天。潜艇靠港后,所有参试的人员都是坐担架下来的,真的已经是已经到了人类体能的极限了。真的希望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的战士能够享受到更好的装备和条件。关于“极限潜深试验”这可能是所有试验科目里最危险的项目了。据当时的经历者所说,潜艇出海时,真的是有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感觉。潜艇在太平洋的某处进行秘密的极限深度潜航试验,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群人在一个秘密的地点,只有自己一条舰,毫无退路的沉向无尽的海底,要么成功要么就永远的留在海底,再也不会重见天日……当潜艇接近极限潜深的时候,潜艇壳体传来一阵阵的轰鸣声,个别耐压壳已经变形,潜艇小会议室的门都被挤死无法打开,好多管道的法兰开始渗水……但英勇的参试人员们还是坚定的守在岗位前,让潜艇在极限深度下停留了足够的时间,确保试验内容保质保量,试验数据详实可靠。后来潜艇缓慢上浮,当回到50米左右的深度时,大家刚刚有点放松心情,突然,舰体传来一声巨响!!!经全舰检查,应是潜艇深潜时指挥塔外壳有一处挤压变形,上浮后突然复原,虚惊一场……
关于“奇妙的液压控制器”这个不是书里写的,而是我在入职培训时,一位老前辈给我上课时讲的。当时核潜艇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控制器,负责控制潜艇在潜射导弹时的姿态控制。由于导弹的连续发射对舰体影响巨大,手动操作根本无法控制的住,所以必须采用自动控制。而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了,当时国家用了一切的手段都无法获取这方面的信息,后来国内的相关科研单位聚在一起攻关了好久,有一天一个年轻人提出一个想法,采用液压作为控制手段,复杂的液压装置通过引压管道传递的信号,进行一系列的连锁操作,最终实现了舰艇姿态的全自动控制,并且实现了保险功能,一旦出现意外,控制器能够立刻锁死发射程序,确保舰艇安全。
说了这么多背景,可能有点跑题,但是也只是为了从侧面说明一下只有一个拥有全面工业体系、研发能力和经济实力的国家具备研发核潜艇的基本条件,通知只有具备铁一样的意志和魄力,才能顶的住种种压力和困难。真的不是哪个国家都能够拥有如此庞大而又全面的工业体系,不是哪个国家能够拥有如此强大的科研能力和试验能力,不是哪个国家都能够拥有足够的人口和经济体量来满足工业和科研体系的需求,不是哪个国家都能够有足够的勇气和魄力去面对列强的逼迫选择义无反顾的冲锋!
建造核潜艇,很难,中国能走到今天,更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这个问题有点不精准,问题中的“代价”指的是什么?如果说的是国际政治风险,那么问题需要从核潜艇的分类上考虑。
核潜艇分为攻击型核潜艇、战略核潜艇和科研核潜艇,其中科研用核潜艇由于不涉及或较少涉及军事任务因此敏感度最低,攻击型核潜艇由于相对于柴电攻击潜艇在性能上的优势而可能会引发一些国家反对研制,战略核潜艇则涉及战略攻击和战略威慑能力、其意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军事领域,因此研制战略核潜艇可能招致国际社会较为强烈的反对乃至制裁,这也是目前新兴核国家极少研制战略核潜艇的原因(当然也有这些国家技术上达不到此方面要求的因素)。
如果问得是需要多高的成本,那么这个问题就非常明确: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一艘核潜艇首先是一艘船,如果要建造一条船,就需要有船舶设计机构和技术达标的造船厂;考虑到潜艇需要在水下航行,就需要有合格的水下流体力学研究水平;船舶离不开发动机,而核反应堆在各种动力装置中属于最高技术含量的级别,因此需要一流的发动机研发和生产企业以及核工业企业;潜艇在水下航行、受到的压力很大,对于材料的要求水平远超一般船舶,因此需要能生产特种合金钢材的冶金企业。仅上述几项基本环节的内容,就已经将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拒之于核潜艇的门外,建造核潜艇需要多大的“代价”也就可想而知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