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明代鸡缸杯为什么那么贵重?
成化,瓷器,神宗明代鸡缸杯为什么那么贵重?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斗彩鸡缸杯”不足一掌大小,烧制于明代成化时期(公元1465年至1487年),因其杯壁上画有公鸡母鸡,故称鸡缸杯。现存于世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只有19只,其中4只在私人藏家手中,其余均被博物馆收藏。
文物价值
斗彩鸡缸杯
成化斗彩鸡缸杯为明代成化皇帝的御用酒杯,烧造时因帝王之家的高要求,成品率不高,上品供奉宫廷,次品则被销毁,因而流传到民间的数量极少。在古代瓷器收藏家之中就已经流传这样一句话:“宁存成窑,不苟富贵。”另在《万历野获篇》中则有“成窑酒杯,没对至博银百金。”成化官窑瓷器受人追捧程度可见一斑。
自明代以来,鸡缸杯便被视为千金难买。成化鸡缸杯曾于1980及1999年拍卖,均刷新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类似在1999年在香港苏富比上拍出2917万港元,刷新了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鸡缸杯,即饰子母鸡图之盛酒小杯,环绘公鸡偕母鸡领幼雏觅食。子母鸡图,早兴于宋朝,然画于瓷上,则从成化开始。由于鸡缸杯色彩缤纷鲜明,绘画率真可人,被业内称为神品。
2014年4月8日香港苏富比举行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春季拍卖会,估价为2-3亿港元的玫茵堂珍藏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成为本次拍卖的焦点。此次明成化窑鸡缸杯估价为2亿至3亿港元,为目前估价最贵的中国古代瓷器拍品。该鸡缸杯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被伦敦收藏家 Leopold Dreyfus 夫人收藏,此后被玫茵堂珍藏。此件拍品从中午12点20分左右开拍,起拍价为1.6亿港元,在经过八口竞价后以2.8124亿港元成交,买家为上海藏家刘益谦。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被水军炒贵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鸡缸杯为什么那么贵?首先当然是做工精良。它有多好?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元代在景德镇设立了浮梁瓷局,景德镇制瓷技术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到了明代,彻底结束了宋代以来陶瓷业一枝独秀的局面,一枝独秀,独步天下。
明代成化斗彩鸡盏不足巴掌大。烧制于明代成化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因杯壁绘公鸡、母鸡,故名鸡杯。成化斗彩鸡缸杯存世仅存10件,存世量仅10件,其中4件在私人收藏家手中,其余为博物馆收藏。中国的公立博物馆仍然有空缺。
鸡缸杯之所以如此昂贵,不仅是因为成化斗彩鸡缸杯是中国明代瓷器中的巅峰之作,更因为其显赫的人生经历,使其价值大大提升。鸡碗杯一直是中国瓷器收藏家的梦想收藏。幸存的作品很少。全世界共有19件,其中只有4件在私人手中,其余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伦敦大英博物馆等著名博物馆。此次上拍的这只鸡碗杯,有着纯正的皇家血统,是明宪宗为万贵妃特制的。其前藏家为瑞士著名的中国官窑瓷器收藏世家“美印堂”。
鸡缸杯的拍卖记录也很亮眼。 80年代以来的三场拍卖,均刷新了中国瓷器的世界纪录。他的历代收藏家更是声名显赫,包括50年代伦敦收藏家Leopold Dreyfus夫人、80年代英国著名古董商Eskenacy、日本大收藏家坂本五郎。 1999年,坂本五郎委托苏富比拍卖鸡杯,最终以2917万港元成交。十五年后,鸡缸杯重现香港苏富比拍卖,估价更是翻了十倍,达到了惊人的2亿至3亿港元。
刘益谦以28124万港元买下一只鸡缸杯,让大众认识了这件瓷器。鸡缸杯的人生故事如此绚丽,刘益谦斥资数十亿,一举开创“鸡缸杯元年”也就不难理解了。然而,这样一款传承清晰、流传有序的天价鸡杯,难免被质疑为“黑”,甚至被“编排”成类似猫捉老鼠游戏的悬疑故事。
由此,我们就可以充分看出鸡碗杯为何名声在外了。成化斗彩鸡碗杯诞生于此,当时它不仅代表了世界制瓷领域的最高水平,令其他地区望尘莫及,更是整个人类陶瓷工艺史上令人敬佩的高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贵是你认为的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因为存世量太少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炒,物以稀为贵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上一篇:上港爆冷迎首败,恒大绝杀追赶,中超第9轮有哪些焦点战役值得关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