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鸿茅药酒是否会重蹈三株口服液的命运?
三株,药酒,鸿毛鸿茅药酒是否会重蹈三株口服液的命运?
发布时间:2020-12-06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鸿茅药酒是否会重蹈三株口服液的命运?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说起鸿茅药酒,本人还不蛮有发言权!
一:鸿茅药酒不知所谓
鸿茅药酒,香丹清、三株口服液等等都是通过高频次的广告,来占据市场,不停地填充消费者的意识空间,仿佛不喝鸿茅药酒简直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
曾几何时,鸿茅药酒好多中年人在酒席上也喝,问题是这确确实实是大红字印刷的“OTC”药品啊,真的佩服鸿毛的宣传,能把药品让人们当做酒来喝,确实令人震惊!红色OTC意味着什么,是需要医生指导服用的啊......
高额的广告费本身对企业来说,就是非常严重的压力。加上每个药推分管几家药店的费用,包括高额提成、买赠活动支持、药店售货员销售提成,其实可以看出类似药品的实际成本和成本都消耗在哪里了。
费用总结:高频次高覆盖的广告费用、药厂利润、代理商利润、经销商利润、药店利润、医院利润、厂家各级经理费用,当地地推费用、药店营业员费用、买赠活动费用、各类礼品宣传费用、药店橱窗占用费用等等。
本来可以正常销售的OTC药品,愣是给鸿茅药酒给螚成了保健品的感觉,真的不知道当初为何要花大笔资金通过药品验证,假设当初是准备当做药品来卖,但是营销又是按照保健品的模式在销售。鸿毛,你要干嘛?实在让人看不懂!
本人在医药公司兼职过药房采购,对于此类药品,忌讳恨深,但是市场在推动药房不得不采购此类药品,但我们知道,这类产品对病人的实际效果,由不得不卖,这也是药房行业自身的悲哀吧。
二:鸿毛药酒自身定位的混乱,必然导致经营的失败
鸿茅药酒和上面提到的各药品保健品其实都是在走同一条路,在经营上没有长期战略目标,这是避讳不了的事实。这里说明一下,本人不是黑鸿毛,我一没有足够的能量来黑一家上市企业为股东的企业,完全就他的经营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已,如有得罪,还望海涵。药品本身成本,加上上述各种费用,鸿毛把自己架在火上烤。重重压力下的鸿毛骑虎难下,势必会沿着不经考证的营销道路继续前行。但是离国家倡导的工匠精神越来越远,大环境下的逆势营销,加上稍有风吹草动的波折,成了压垮骆驼的稻草之一,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三:消费者自身的反省,导致鸿毛销量的下滑
说的再好,消费者也是慢慢反过味来。为何OTC药品要拿来酒桌上喝,这桌岂不都是病人?本来保健品的说服力不够,才费劲九牛二虎之力,申请了一个OTC批号,可也让消费者陷入两难之地。当做保健品来服用吧,这是药品,当做药品来服用吧,又来保健品的那一套。消费者虽然不懂,但也不是傻子,事出反常必有妖还是蛮能拎得清的。加上沸沸扬扬的小个子事件,把哥们儿整的快精神崩溃了,这本身就是财雄势大集团才能干出的事儿,但恰恰捏到了消费者的脉门,感觉不舒服,那大一个集团,把这哥们儿搞成啥了?你们要是自媒体、传统媒体的监督,你们会怎样?鸿毛,记住了,该安抚安抚,为何要置气咧?毕竟事件的受害者不仅仅是小个子一个人,还有你们自身......
四:历史的轨迹偏也偏不到那里去,同思维同套路的产品,思路不清,营销混乱,得过且过的厂家能走到哪里去?
鸿毛的结局,咱不干论断。但咱可以回顾历史,没眼界之图眼前利益的企业辉煌一时,很快销声匿迹的例子,不知凡几。历史不偏袒任何人,即使你现在风光无限,势必在适当的时候,给历史自身一个明明白白实实在在的交待。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不会,这两个单品不能放在一起对比,三株时代鱼龙混杂,三株作为保健品不具有疗效,但通过各种形式传播的神乎其神,本身就是个笑话。鸿茅药酒本身是药剂,在风湿骨病等方面有很好的疗效,他遇到的问题是广告量过大形成反感情绪,模糊酒剂和酒的区别,使消费者误以为是酒可以常喝,再加上抓人等瞬间引起舆论热炒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本人曾在三株公司工作,并一度升任较高职位(国际经营部部长助理),参加过三株全盛时期的多次内部会议,对三株模式自问有所了解。
三株当年的崛起,主要依靠人海战术 (最多时全国600多个县有分支 ,曾计划在所有222个地级市都成立分公司)、舆论轰炸(挨家挨户、一家也不放过的散发传单),和中下层员工不眠不休的卖力工作(不但没有双休日,一度要休星期天都会被批判),而其衰落的关键,则在于这些模式很快过时甚至被有关部门叫停,而三株却迟迟不愿、不敢或不能改变以相适应。
三株是一种号称“什么病都能治,没病也能喝”的广谱性保健品(尽管有参与研发者坦承“也就能缓解一下便秘”),因此理论上可以推销给每一个消费者,这是三株领导者吴氏父子的得意之笔,却也是命门所在:首先,三株是现在已不存在的“药健字”,亦药亦食品、非药非食品,这个擦边球迟早是打不下去的,下一步无论是走药、走食品,都很难既宣传“能治病”又宣传“谁都能吃”,事实上吴氏父子在三株全盛时就大力推动所谓“六大替代产品”如三株赋新康、宝腾康等的开发推广,但这些产品且不说效果如何,全都是只针对特定人群和健康问题的东西,当然没办法填补三株口服液盛极而衰留下的巨大窟窿。
不仅如此,曾是三株成功助推器的人海战术随着突破临界点也成了巨大包袱,分公司、终端的增长呈几何级数,而利润增长则呈代数基数,加上吴氏父子又用老国企一套管理,叠床架屋,脱产管理人员越来越多,这导致另一把双刃剑——“从来不贷款”的副作用也突然爆发(摊子铺太大,资金链突然断裂后无法弥补),所以几个突发事件就让三株一败涂地。当然,吴氏父子还有其它非市场、非销售的问题,这里不多说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