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丰臣秀吉基本统一了日本,其政权却为何二世即亡?
日本,自己的,大名丰臣秀吉基本统一了日本,其政权却为何二世即亡?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1592年,明大将李如柏率四万明军进入朝鲜,与日将小西行长加藤清正所率日军激战,收复汉城。丰臣秀吉返回日本,留小西行长等留驻朝鲜南端。日本与明和谈,但因立场差距太大,和谈破裂。1597年,丰臣秀吉再派水陆军十四万进入朝鲜,决心与明帝国见个高低。
明军在大将邢玠老将邓子龙的率领下,大破日军。丰臣秀吉征服朝鲜的梦想破产。对外战争的失败使得丰臣秀吉一下子千夫所指,国内骂声一片,那些本来就看不起他的贵族大臣们更是群情汹涌,丰臣秀吉病倒不起,终于1598年8月18日气病而死。日军也被迫完全撤离朝鲜。
丰臣秀吉死后,丰臣政权发生了严重的危机。丰臣秀吉原有一个独子,于1590年夭逝。秀吉将外甥丰臣秀次过继为养子。但是,1593年,秀吉亲子丰臣秀赖出生,使得丰臣秀次十分不安,自暴自弃,荒诞暴虐,引起了共愤。秀吉将其放逐至高野山,又把他杀了,把关白之职交给了刚刚出生的丰臣秀赖。
丰臣秀吉逝世时,秀赖还不满6岁。秀吉临终前顾命五大老的首席和次席——德川家康和前田利家,由利家辅导幼主,由德川家康摄理国政,待秀赖成年后奉还大政。1599年,前田利家突然病逝。德川家康趁秀赖年幼无助,决定取而代之。
1600年9月,他命此时同为五大老之一的上杉景胜赴京向自己称臣,当然地遭到了拒绝。家康宣布上杉景胜叛乱,并兴兵讨伐。9月4日,石田三成等五奉行联署檄文,宣布德川家康的十三条罪状,汇集毛利辉元、宇喜多秀家等大老以及长宗我部盛亲、小早川秀秋、岛津义弘等,组成讨伐德川家康的西军。
此时能够有效协调各种力量的前田利家、羽柴秀长、丹羽长秀、小早川隆景等都已经作古。德川家康与其余四大老和五奉行的对抗已经不可避免!丰臣政权实际上已经解体。1601年9月15日清晨,85000名西军与德川家康攻伐上杉景胜折返的75000东军在美侬国大垣城附近的关原相遇,双方激战但不分胜负。
但小早川秀秋与石田三成在作战策略上发生争执而叛变,导致战局出现了逆转。至下午岛津义弘撤退,西军已经完全溃败。“关原之战”后,石田三成和小西行长被斩首,西军将领或被罢官,或被流放。关原之战后,德川家康将中央政府从大坂迁到江户(今日本东京)。1603年,家康在江户设立幕府。
随着丰臣秀赖长大成人,按丰臣秀吉遗嘱应亲政,德川家康年老体衰,开始十分忧虑。他决心推翻丰臣秀赖,合法地掌握中央政权。1614年冬,他宣布秀赖的罪状,调集了30万大军,匆忙向大坂进发。
丰臣秀赖闻讯迅速向全国发布征兵诏书,10万在关原之战中失去领地和主家的武士和浪人纷纷涌向大坂,参加保卫丰臣氏的战斗。家康原以为长期失去对中央政权实际控制的丰臣秀赖不堪一击,没想到在大坂城下遭到了守军异常奋勇的抵抗。无奈间,德川家康向丰臣秀赖提出停战请求。双方议定。德川氏不得攻击大坂,大坂的外壕予以拆除。
停战后,家康背弃和约,调集矿工在拆除外壕的同时也拆除了内壕,使大坂成为不设防的城市。1615年夏,德川家康再次突然向大坂发动了攻击,受到守军的顽强抗击,许多驰骋疆场多年声名显赫的战国武将纷纷战死。最终,守军将领、日本第一强兵真田幸村在保卫丰臣秀赖的战斗中和全部守军一起力竭殉难。大坂之阵,双方伤亡是日本历史前所未有的。大坂城破后,丰臣秀赖自杀,丰臣氏灭亡。
丰臣秀吉,出身寒微,却努力奋斗,统一了日本。困于自己的出身,他一生都在拼命地证明自己,却在事业的高峰错误地发动了对明战争,这场战争最终成为对他的致命打击,使得他一生功业化为乌有,身死族衰。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我不知道!你去问德川家康。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二世而亡不是一件很让人惊讶的事情,大一统王朝秦朝也是二世而亡,二世年幼且能力不足,外部力量又很强大,丰臣家族注定的结局。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农民意识害了丰臣家!总得来说丰臣秀吉成功靠的是农民的身份失败也是由于农民的思想意识!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