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刷屏,韩寒怒怼标题表示“我都讨厌”,对此你怎么看?
你的,同龄人,都是“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刷屏,韩寒怒怼标题表示“我都讨厌”,对此你怎么看?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而之前大火的《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也成功的引发中年的焦虑,使中年危机成为一时热议的话题。仿佛一旦中年发福变胖,再带上点“过来人”的心情,就很危险,很容易陷入“油腻”的深渊,万劫不复。
而这些文章,真的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影响了吗?在我看来,影响应该是短暂而微小的。
该怎样生活的人,还是会怎样生活,只不过,原本可以心平气和的应对钱少平淡的某些人,却变得更加焦虑了。
任何人的成功都具有特殊性,不应该盲目的推崇或者诋毁
《摩拜创始人胡玮炜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乍看这篇文章,确实有点开的冲动,一个外形柔弱的女生,和15亿的资金,形成强大的视觉冲击,让人忍不住想了解其中的原因。
然而点开文章后,看到的是什么呢?
看不到成功背后的辛苦和付出,看不到知识和经验结合的实践,看不到成功的原因,机遇以及基础。看到的只是,许多年轻人,成功后的样子。
因为这个女孩“仅仅三年,她就把企业,做成了当红的创业公司,这次收购,她可能从中套现15亿”
所以我们大多数普通人“如果稍有松懈”“就会被落下了”,“就算你呆在原地,你缓慢成长,也是一种退步。”
问题是,即便赶不上成功的同龄人,这又如何?
难道,因为某人成功了,大多数人的平凡和普通就是罪过了?
这种潜在的心理暗示,这种对于普通的、平凡的生活的贬低,明显是错误的。
成功没有绝对的定义,生活永远不会抛弃认真生活的人
大概是因为,类似标题里的“抛弃”和“油腻”等词汇,都是人们不爱的,是人们害怕担忧的,所以,才会引发了人们普遍的焦虑。
然而,就像韩寒说的:“身价千亿的首富,面对一个园丁,一个美编,一个程序员,都不存在抛弃不抛弃的关系,时代里不同人就是有着不同的分工和命运,也各有不同的幸福。安于现状或不甘如此都是每个人自己的内心意愿,他人不可强加。”
我们不能总是以他人角度来贬损自己。我们更应该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事物,毕竟是我自己的人生,也应该我自己决定怎样去过。
只要是认真生活的人,能够坦然面对自己内心想法,并付诸行动的人,都可算不枉此生。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类似的问题我已经回答过,不过在这里我还是要补充两点:一、为什么这类文章会刷屏;二、为什么这类文章会令一些人讨厌?
这类文章为什么会刷屏?
至少说明了一点,就是大家都想获得世俗的成功,在商业社会,最直观的成功就是变的很有钱,怎么变的有钱?常规途径大家都很清楚,那就是成为一颗螺丝钉,找到更好的打工平台,然后不断往高处走,升职发财。当然,还有另外一条途径,那就是自己当老板、做生意(你说创业也行),从事商业活动,而摩拜创始人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一些希望,虽然这个希望离我们平常人距离太过遥远,但是有梦想总是好过没梦想,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再说,焦虑不一定是个坏东西,一定要批判它,焦虑是人的一种正常情绪,它是伴随人不断成长的,如果用好了它,同样可以起到正向激励作用,能够让你不满足于现状,追求更好的表现,问题在于不要让焦虑主导了你的整个工作和生活,那就得不偿失了。
这类文章为什么会令人讨厌。
文章的观点我认为是有可取之处的,比方说,热爱自己的工作,有想法,能坚持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品质。大家讨厌的是这类文章居高临下的态度和非黑即白的思维。我们有些作者,喜欢当学校里的教导主任,总是教育这个教育那个,好为人师,关键是自己做的并不到位,很难有说服力,而且经常打自己的脸。所以这是大家不喜欢的地方。在逻辑上我在前述问答上已经说过它存在的漏洞,简单来说就是非黑即白、省略过程,非黑即白体现在褒扬创业却一定要打压打工升职,这是不应该的,换句话说,打工和创业,完全是两条不同的跑道,不能简单作对比,你只看到摩拜创始人成功套现了,却为啥选择忽视大把的创业失败者呢?这就是有意为之了。还有就是省略过程,摩拜创始人胡玮炜打了十年工,然后创业成功,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忽略了胡玮炜十年打工所作的积累,否则就是不客观了。没有人天生就是胜者和赢家!
我这么说应该明白了吧?
我是喻派胡言,爱财如命的人力大叔,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可以回答一切有关职场和社会问题的杂家,欢迎关注和我交流!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第一,从韩寒个人角度来看,他有实力有理由怼此文的作者。现在的他,已经可以定义为成功的人士。他的亭东影业,他的《乘风破浪》《后悔无期》,不仅为他攒聚了人气和口碑,也为他奠定了行业地位和话语权。韩寒是作家出身,少年时的《三重门》让他获得新概念作文大奖,从此以后的年岁,他不仅在小说和影视之间奔波,也创立过新媒体「ONE」,带过特稿梦之队,他深知新媒体的操作和商业运营。所以,这篇自媒体的文章放在韩寒面前,无疑是关公面前耍大刀,这种文章的重点在于贩卖时下焦虑,获取流量。而它真正的价值几何,这个恐怕作者自己心知肚明。
第二,韩寒这次的微博发声,言辞之间很理性,逻辑缜密。每个人发声都有一定的目的和立场,对于《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背后,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自媒体文章作者而言,他的目的是什么不得而知,但是文中贩卖焦虑是事实,10万+也是事实。文章很有套路,抓住大众心理,迎合大众用户情感,一度之间,朋友圈抢天黑地的转发。
第三,真正的作者是不屑于这种文章的操作,如果是自媒体为博取流量获得关注倒是可以理解。写文章首先要有目的有出发点,如果逻辑不通迎合用户,诱导受众分享转发,可见其心思。所以作为读者,首先要学会为自己筛选过滤信息。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