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站导航收录 > 百科知识百科知识
江苏淮安为什么被称为"南船北马"交汇之地?
淮安,漕运,清江江苏淮安为什么被称为"南船北马"交汇之地?
发布时间:2019-02-08加入收藏来源:互联网点击:
江苏淮安为什么被称为"南船北马"交汇之地?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楚汉故郡,淮运名都,纬分秦岭,经轨漕渠,四水穿城,双河回护。襟扬子而带瀛海;引长淮而控大湖……
这就是淮安的地理位置,淮安在明清时期成为贡道转轴,“漕政通乎七省”的漕运总督驻节之地,从而成为漕运的中枢 。至今淮安清江浦还有:“南船北马、舍舟登岸”的碑。
从图上我们看得出来,淮安正处在南北东西水运的中间位置,南方水系发达,陆路交通不便,水运自然就是交通运输第一选择;而北方地区陆路交通方便,水运则不发达,用骡马作交通运输也是最好的选择。
南下的客商在这里下马转乘舟船走水运,北上的客商则弃舟上岸乘坐骡马等陆路交通工具,淮安作为水路陆路的转乘中心点,南船北马的交汇之地也就不难解释了。
淮安这么块风水宝地,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随着现代陆路交通越来越便捷,曾经的水运辉煌也逐渐失落。毕竟淮安是人杰地灵之地,古往今来这里的人民从来就不缺少智慧,今天的淮安,虽没有大江上乘风破浪的气势,但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化作娟娟细流,以柔克刚的不屈意志照样延续着淮安的辉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南船北马交汇之地正也反应了淮安人民的宽广接纳胸怀,此时,让我不禁想起敬爱的周总理,他那谦谦君子之风,纵横捭阖的外交魅力不正是淮安人民智慧的代表吗?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南船北马”之地即淮安,它与《西游记》、《红楼梦》、韩信候、周(恩来)总理一样成为江苏淮安史上著名的篇章。
淮安地处苏北平原,它的每个区县的名称除盱眙县外都带“水”,比如涟水县、洪泽县、淮阴县,过去属于淮安市区划的如沭阳县、泗洪县、泗阳县也都带“水”字傍。作为一座亲水的城市,曾经的淮安,水运交通十分发达。
“南船北马,九省通衢。”熟悉淮安的人都知道,清江浦因漕运而兴,至清朝乾隆年间达到鼎盛,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线上的“四大都市”。当年,淮安是南船北马云集交汇之地,向北骑马,向南坐船,这是一个交汇点。明清时期,漕船北上,在淮安要过码头三道闸,需时三天三夜,而要过整条运河,需要通过“闸漕”河段的全部47座闸。遇到漕运高峰季节,船行更慢,往往数月才能到北京。所以,过往客商到清江浦时,多舍舟登岸。清江浦,成为南船北马、九省通衢的要冲。
清朝乾隆年间,漕运总督府就设在淮安市的淮安区。
明清时,淮河以南的运河水深河宽,行船比较容易;而淮河以北的运河则水浅河窄,一般只让漕船、商船通行,另外因船闸较多,船行驶的速度也比较慢。清咸丰五年黄河北徙之前,东南各省人士到北京,大都是坐船到清江浦的清江闸东舍舟登陆,再向北走几里路,然后渡过黄河到达王家营(今淮阴区王营镇)雇大车继续向北。而从北方人到南方则相反,他们要在王家营下车,再渡过黄河,然后向南而行至清江浦坐船。
黄河北徙之后,漕运改海运,运河失修,淮安的水上交通优势渐失;解放后由于公路、飞机的不断发展,使得交通更加快捷,南来北往再也不用乘船骑马,淮安的水上交通优势几尽丧失。
如今的淮安,公路、铁路、航空线路等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日臻完善,水路的作用退而居次,成为淮安交通体系的补充,“南船北马”成为淮安的一个重要人文历史而载入史册,见证淮安历史上曾经的辉煌与发达。
回答于 2019-09-11 08:43:50
1、南方人善于驾船,北方人善于骑马。指各人均有所长。
2、指南北交汇之地,南人北上改骑马,北人南下改乘船。唐·孟郊《送从最校书简南归》:“北骑达山岳,南帆指江湖。”。南船北马我国古代的交通运输方式是南方以船为主,北方以马为主。
3、淮安,扼淮牵运,明清时漕运总督驻节,为漕运中枢;黄河夺淮期间,为黄淮运交汇处,是治理关键和总河驻节之所。
4、康熙三大要政中,漕运、河务,淮安居其二,淮北盐集散中心,著名税关淮安关所在地。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链接 |
||
网友回复(共有 0 条回复) |